摘要 | 第1-10页 |
ABSTRACT | 第10-12页 |
英文缩略词表 | 第12-13页 |
第一章 前言 | 第13-21页 |
1 引言 | 第13-14页 |
2 胶体金的应用概况 | 第14-16页 |
·胶体金技术的基本原理 | 第14-15页 |
·胶体金标记蛋白的原理 | 第15-16页 |
3 电化学生物传感器的应用概况 | 第16-19页 |
·生物传感器技术的基本原理 | 第16-17页 |
·生物传感器技术的特性 | 第17-18页 |
·生物传感器技术的关键 | 第18-19页 |
·生物传感器技术的发展趋势 | 第19页 |
4 论文的技术路线及研究内容 | 第19-21页 |
·技术路线 | 第20页 |
·研究内容 | 第20-21页 |
第二章 重组SEB表达质粒的构建与蛋白的表达纯化 | 第21-33页 |
1 引言 | 第21页 |
2 材料与方法 | 第21-28页 |
·材料 | 第21-22页 |
·质粒和菌株 | 第21页 |
·主要试剂 | 第21-22页 |
·主要仪器 | 第22页 |
·实验方法 | 第22-28页 |
·SEB引物设计与PCR的扩增 | 第22-23页 |
·T-A克隆和核苷酸序列测定 | 第23页 |
·重组SEB原核表达质粒构建及鉴定 | 第23-25页 |
·SEB融合蛋白的表达和破碎 | 第25页 |
·Ni-亲和层析柱纯化SEB蛋白 | 第25-26页 |
·Western blotting印记鉴定重组SEB蛋白 | 第26-27页 |
·透吸除盐 | 第27页 |
·BCA蛋白定量试剂盒测定纯化蛋白抗原的浓度 | 第27-28页 |
3 结果与分析 | 第28-31页 |
·SEB基因的扩增 | 第28页 |
·重组表达质粒的构建及酶切鉴定 | 第28-29页 |
·测序结果 | 第29页 |
·重组SEB的诱导表达 | 第29-30页 |
·重组SEB的纯化与WESTERN BLOTTING印迹分析 | 第30-31页 |
·蛋白抗原浓度的确定 | 第31页 |
4 讨论 | 第31-32页 |
5 小结 | 第32-33页 |
第三章 金黄色葡萄球菌B型肠毒素多克隆抗体的制备 | 第33-50页 |
1 引言 | 第33页 |
2 材料与方法 | 第33-44页 |
·材料 | 第33-34页 |
·实验动物和免疫原 | 第33页 |
·主要试剂 | 第33页 |
·主要仪器和用具 | 第33-34页 |
·实验方法 | 第34-44页 |
·实验动物的观察 | 第34页 |
·免疫原的制备 | 第34-35页 |
·动物免疫 | 第35-37页 |
·动物免疫方法 | 第35-36页 |
·采集达到效价的抗血清 | 第36-37页 |
·ELISA测定抗血清效价 | 第37-40页 |
·免疫亲和层析柱纯化抗体 | 第40-41页 |
·SEB多克隆抗体的纯化结果鉴定 | 第41-44页 |
·测定SEB多克隆抗体的浓度 | 第41页 |
·竞争ELISA标准曲线确定抗体的检出限和测定限 | 第41-43页 |
·ELISA的交叉反应实验 | 第43-44页 |
3 结果与分析 | 第44-48页 |
·抗体效价测定结果 | 第44页 |
·多克隆抗体的纯化结果 | 第44-45页 |
·抗体浓度的确定 | 第45页 |
·方阵滴定实验结果 | 第45-46页 |
·竞争ELISA的标准曲线 | 第46-48页 |
·ELISA的交叉反应 | 第48页 |
4 讨论 | 第48-49页 |
5 小结 | 第49-50页 |
第四章 SEB电化学生物传感器的研究 | 第50-56页 |
1 引言 | 第50页 |
2 材料与方法 | 第50-51页 |
·主要仪器和试剂 | 第50页 |
·SEB生物传感器的制备 | 第50-51页 |
·实验方法 | 第51页 |
3 结果与分析 | 第51-54页 |
·SEB抗体修饰生物传感器的稳定过程 | 第51-53页 |
·SEB抗体修饰生物传感器的初步响应 | 第53-54页 |
4 讨论 | 第54-55页 |
5 小结 | 第55-56页 |
第五章 胶体金放大型SEB电化学生物传感器的研制 | 第56-70页 |
1 引言 | 第56页 |
2 材料与方法 | 第56-60页 |
·材料 | 第56-57页 |
·主要试剂 | 第56页 |
·主要仪器 | 第56-57页 |
·实验方法 | 第57-60页 |
·胶体金的制备 | 第57-58页 |
·SEB胶体金探针的制备 | 第58-60页 |
·SEB生物传感器的制备和实验方法 | 第60页 |
3 结果与分析 | 第60-68页 |
·胶体金修饰SEB抗体探针的制备 | 第60-63页 |
·电极中胶体金最适粒径的确定 | 第60-61页 |
·胶体金的质量鉴定 | 第61-62页 |
·胶体金标记蛋白的最适pH值和蛋白量确定 | 第62-63页 |
·胶体金探针的活性测定 | 第63页 |
·实验条件的优化 | 第63-65页 |
·pH值的确定 | 第63页 |
·电极中SEB包埋条件的确定 | 第63-64页 |
·琼脂糖型号的确定 | 第64-65页 |
·胶体金修饰SEB抗体在琼脂糖中的包埋效果确定 | 第65页 |
·胶体金SEB抗体修饰生物传感器的电化学特性 | 第65-67页 |
·SEB生物传感器的性能 | 第67-68页 |
·SEB生物传感器的特异性 | 第67页 |
·SEB生物传感器的稳定性 | 第67页 |
·SEB生物传感器的重复性 | 第67-68页 |
·SEB生物传感器的灵敏度 | 第68页 |
4 讨论 | 第68-69页 |
5 小结 | 第69-70页 |
结论 | 第70-71页 |
参考文献 | 第71-75页 |
致谢 | 第75-76页 |
附录 | 第76-77页 |
作者简介 | 第7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