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2页 |
0. 导论 | 第12-25页 |
·问题之提出 | 第12-15页 |
·商业银行信息披露的相关文献述评 | 第15-21页 |
·中外研究文献的路径:基于综述文献上的综述 | 第15-16页 |
·现有关于知情权以及商业银行信息披露层次的研究 | 第16-17页 |
·有关商业银行信息披露边界的研究 | 第17-18页 |
·对国外商业银行信息披露的研究 | 第18-19页 |
·对我国商业银行信息披露现状的研究 | 第19-20页 |
·对现有文献的评价 | 第20-21页 |
·本文的研究进路与研究重点及方法 | 第21-23页 |
·本文的创新点与价值 | 第23-25页 |
1. 商业银行信息披露的内容与意义 | 第25-39页 |
·商业银行信息披露的内涵 | 第25-31页 |
·商业银行信息披露的多重含义 | 第25-28页 |
·信息披露与透明度、市场约束的区别 | 第28-31页 |
·商业银行信息披露之意义 | 第31-35页 |
·强化公司治理,保护利益相关者权益 | 第32-33页 |
·控制银行风险与确保金融安全 | 第33-35页 |
·促进公平、增进效率 | 第35页 |
·从次贷危机看信息披露的重要性 | 第35-39页 |
2. 利益相关者知情权保护与银行的信息披露义务 | 第39-83页 |
·利益相关者理论与商业银行利益主体的层次划分 | 第39-50页 |
·从企业社会责任理论到利益相关者理论 | 第39-41页 |
·从商业银行治理看利益相关者治理的重要性 | 第41-43页 |
·商业银行利益相关者划分 | 第43-49页 |
·我国关于利益相关者的制度规定及其改善 | 第49-50页 |
·商业银行中信息不对称之层次考察 | 第50-55页 |
·商业银行与客户之间的信息不对称 | 第52-54页 |
·商业银行与股东之间的信息不对称 | 第54页 |
·商业银行债券持有者之间的信息不对称 | 第54-55页 |
·商业银行与员工之间的信息不对称 | 第55页 |
·商业银行与监管者之间的信息不对称 | 第55页 |
·从知情权看商业银行信息披露义务之履行 | 第55-71页 |
·信息披露的成本收益——从监管者角度到利益相关者视角 | 第55-60页 |
·知情权保护的法理基础 | 第60-64页 |
·各利益相关者的知情权 | 第64-69页 |
·信息披露与知情权之实现 | 第69-71页 |
·知情权保护与银行监管 | 第71-80页 |
·信息披露与银行监管之争论 | 第71-77页 |
·银行监管之必要性分析 | 第77-79页 |
·商业银行信息披露的规制路 | 第79-80页 |
·小结 | 第80-83页 |
3. 商业银行信息披露中的权利冲突及边界确定 | 第83-92页 |
·商业银行信息披露的权利冲突及平衡原则 | 第83-85页 |
·形式正义 | 第83-84页 |
·实质正义 | 第84-85页 |
·信息披露与隐私权的冲突 | 第85-87页 |
·信息披露与商业秘密的冲突 | 第87-89页 |
·商业秘密与知情权保护冲突的处理原则 | 第88-89页 |
·区分不同权利主体的信息需求 | 第89页 |
·信息披露的成本约束 | 第89-92页 |
4. 商业银行信息披露的比较研究 | 第92-116页 |
·巴塞尔委员会就商业银行信息披露规定的制度概述 | 第92-103页 |
·巴塞尔委员会关于银行监管相关规则的演变 | 第92-97页 |
·巴塞尔委员会关于信息披露的详细规定 | 第97-101页 |
·巴塞尔委员会相关文件与我国商业银行信息披露的比较与借鉴 | 第101-103页 |
·商业银行信息披露立法与实践的国别(地区)考察 | 第103-116页 |
·各国(地区)就不同层次商业银行信息披露的立法及监管体系 | 第103-111页 |
·各国(地区)商业银行信息披露实践 | 第111-113页 |
·各国(地区)商业银行信息披露的启示与反思 | 第113-116页 |
5. 我国商业银行信息披露的制度缺陷与司法实践 | 第116-161页 |
·我国各商业银行的信息披露现状及问题 | 第116-125页 |
·我国商业银行信息披露现状的分层考察 | 第116-118页 |
·我国商业银行信息披露实践存在的问题 | 第118-123页 |
·我国商业银行信息披露不足之原因分析 | 第123-125页 |
·商业银行信息披露的现行制度安排 | 第125-144页 |
·现行法律规定 | 第131-133页 |
·监管机构就公开信息披露之规定 | 第133-142页 |
·监管机构就非公开信息披露的规定 | 第142-144页 |
·我国商业银行信息披露制度设计的缺陷 | 第144-146页 |
·法律规定过于简化且欠缺统一性 | 第144-145页 |
·权责规定不明确 | 第145-146页 |
·信息披露层次不清 | 第146页 |
·我国商业银行信息披露的司法实践 | 第146-161页 |
·缔约时的信息披露 | 第147-153页 |
·持续性信息披露 | 第153-157页 |
·业务完结时的信息披露 | 第157-159页 |
·银行监管机构的监管职责 | 第159-160页 |
·小结 | 第160-161页 |
6. 我国商业银行信息披露层次与边界的制度重构 | 第161-172页 |
·立法理念及监管目标之转变 | 第161-162页 |
·商业银行信息披露的层次划分 | 第162-163页 |
·商业银行信息披露层次与边界的制度设计 | 第163-168页 |
·提升信息披露制度的效力层次 | 第163-164页 |
·协调各监管机构的规定 | 第164页 |
·强化非公开披露制度 | 第164页 |
·改进公开信息披露制度 | 第164-165页 |
·明确商业银行信息披露义务的边界 | 第165-168页 |
·细化商业银行的责任承担 | 第168页 |
·市场约束配套制度之改进 | 第168-172页 |
·信息披露与市场约束机制的发挥 | 第168-170页 |
·市场约束配套制度之具体改进 | 第170-172页 |
7. 结语 | 第172-177页 |
·信息披露是利益相关者知情权实现之必要路径 | 第172-173页 |
·信息披露的层次划分 | 第173-174页 |
·信息披露的边界 | 第174-175页 |
·我国商业银行信息披露之完善 | 第175页 |
·文章存在的问题及待完善之处 | 第175-177页 |
参考文献 | 第177-187页 |
后记 | 第187-189页 |
在读期间科研成果目录 | 第18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