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自动化技术、计算机技术论文--计算技术、计算机技术论文--计算机的应用论文--信息处理(信息加工)论文--模式识别与装置论文

基于道路环境固有特征的事故现场图像校正方法研究

摘要第1-6页
ABSTRACT第6-10页
第1章 绪论第10-18页
   ·交通事故研究的背景及意义第10-11页
   ·交通事故现场勘测第11-12页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2-14页
     ·国外研究现状第12-13页
     ·国内研究现状第13-14页
   ·研究内容及结构第14-18页
第2章 事故现场图像二维校正模型第18-36页
   ·图像的几何变换第18-24页
     ·图像空间变换齐次坐标第18-19页
     ·二维图像的几何变换矩阵第19-20页
     ·图像空间变换的基本形式第20-24页
   ·图像像素点灰度值的确定第24-28页
     ·灰度插值第24-27页
     ·灰度值映射第27-28页
   ·图像二维几何校正模型第28-30页
   ·现场图像参考点的获取第30-34页
     ·四参考点法第30-32页
     ·输入图像参考点坐标的获取第32-34页
   ·小结第34-36页
第3章 基于道路环境固有特征的事故现场图像校正第36-48页
   ·道路环境固有特征分类第36-40页
     ·交通标志第36-37页
     ·交通标线第37-39页
     ·车行道第39-40页
     ·事故现场遗留痕迹第40页
     ·事故车辆未损坏部分第40页
   ·基于道路环境固有特征的事故现场图像校正第40-43页
     ·事故场景的选取第41页
     ·事故场景的拍摄第41页
     ·事故图像的校正第41-42页
     ·显示图像校正结果第42-43页
   ·图像校正软件功能及个案研究第43-46页
     ·软件功能第43页
     ·个案研究第43-45页
     ·工作流程第45-46页
   ·小结第46-48页
第4章 事故现场校正图像动态配准第48-62页
   ·图像配准的定义及任务第48页
   ·交通事故现场俯视图配准第48-49页
   ·交通事故现场俯视图像动态配准第49-54页
     ·动态配准定义第49-50页
     ·动态配准算法第50-53页
     ·配准图像出界点的处理第53-54页
   ·动态配准的可行性第54-60页
     ·中线配准局限性验证第54-56页
     ·动态配准灵活性验证第56-57页
     ·动态配准可行性验证第57-60页
   ·小结第60-62页
第5章 算法验证及误差分析第62-76页
   ·试验条件第62-63页
     ·试验准备第62页
     ·试验方案第62-63页
   ·试验数据的采集第63-64页
     ·相机距地面高度第63页
     ·相机距目标区域的水平距离第63-64页
     ·相机焦距第64页
   ·算法验证第64-75页
     ·基于道路环境固有特征的图像校正精度验证第65-70页
     ·基于道路环境固有特征的图像校正效果第70-72页
     ·动态配准算法精度校验与误差分析第72-75页
   ·小结第75-76页
第6章 总结与展望第76-78页
   ·总结第76-77页
   ·展望第77-78页
参考文献第78-82页
附录 基于道路环境固有特征校正方法的个案研究第82-89页
致谢第89页

论文共89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车载安全系统中摄像机标定与感兴趣区域分割方法
下一篇:人脸与虹膜在特征层融合识别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