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经济计划与管理论文--经济计算、经济数学方法论文--经济数学方法论文

中国劳动收入比重变动研究--基于开放经济的视角

致谢第1-6页
摘要第6-8页
Abstract第8-10页
目次第10-13页
表目录第13-16页
图目录第16-18页
缩写、符号和术语表第18-19页
1 导论第19-27页
   ·研究背景及意义第19-21页
   ·研究方法第21-22页
   ·研究思路与框架结构第22-24页
   ·可能的创新点第24-27页
2 关于劳动收入比重研究的文献综述第27-52页
   ·关于劳动收入比重的定义及度量第27-29页
   ·劳动收入比重变动趋势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第29-38页
     ·关于劳动收入比重变动趋势的研究第29-31页
     ·影响劳动收入比重的因素分析第31-38页
   ·开放经济与劳动收入比重变动的理论研究第38-42页
     ·国际金融资本自由流动对劳动收入比重变动的影响机理第38-40页
     ·FDI与劳动收入比重变动的理论研究第40-41页
     ·国际贸易对劳动收入比重变动的影响机理第41-42页
   ·开放经济与劳动收入比重变动的实证研究第42-50页
     ·国际金融资本自由流动与劳动收入比重变动的实证研究第42-45页
     ·FDI与劳动收入比重变动的实证研究第45-47页
     ·国际贸易对劳动收入比重影响的实证研究第47-50页
   ·简要评述第50-52页
3 劳动收入比重变动的内在机理及实证分析第52-96页
   ·经济周期影响因素的剔除第53-60页
   ·劳动收入比重增长率的理论分解第60-70页
     ·人均收入以及人均产出的增长率分解第61-64页
     ·残差项的含义:技术进步第64-70页
       ·技术进步的定义第64-67页
       ·技术进步与残差项的关系第67-70页
   ·劳动收入比重增长率分解——相同国家不同部门的视角第70-82页
     ·数据来源及处理第70-72页
     ·劳动弹性的估计第72-78页
     ·两部门劳动收入比重增长率的分解第78-82页
   ·劳动收入比重增长率分解——相同产业不同国家的视角第82-94页
     ·中美工业部门劳动弹性的测算第82-88页
     ·中美工业部门劳动收入比重增长率的分解第88-94页
   ·本章小结第94-96页
4 国际贸易与中国的劳动收入比重变动第96-126页
   ·国际贸易对劳动收入比重的影响机理第98-110页
   ·国际贸易对劳动收入比重影响的实证分析第110-123页
     ·变量的选取及数据来源第110-113页
     ·实证模型的估计第113-123页
   ·本章结论第123-126页
5 FDI对中国劳动收入比重变动的影响第126-163页
   ·FDI对劳动收入比重的影响机理分析第127-146页
     ·外资进入与工资的确定第127-135页
     ·外资与劳动收入比重第135-145页
     ·本节结论与总结第145-146页
   ·FDI与劳动收入比重的实证研究第146-160页
   ·本章结论第160-163页
6 二元经济背景下国际贸易与FDI的综合动态理论第163-179页
   ·二元经济结构转型与劳动收入比重第163-172页
   ·二元经济结构下国际贸易对劳动收入比重的动态理论第172-176页
   ·二元经济结构下FDI对劳动收入比重的动态理论第176-178页
   ·劳动收入比重影响因素简单总结第178-179页
7 基于跨国比较的综合分析及动态研究第179-237页
   ·高收入国家的影响因素测度及非结构性分析第179-196页
     ·高收入国家影响因素的测度第179-191页
     ·各影响因素的非结构性分析第191-196页
   ·中高收入国家的影响因素测度及非结构性分析第196-207页
     ·中高收入国家影响因素的测度第196-202页
     ·影响因素的非结构性分析第202-207页
   ·中低收入国家的影响因素测度及非结构性分析第207-220页
     ·中低收入国家影响因素的测度第207-214页
     ·影响因素的非结构性分析第214-220页
   ·不同收入国家国际贸易与FDI三类效应的实证分析第220-232页
     ·高收入国家三类效应的实证分析第220-224页
     ·中高收入国家三类效应的实证分析第224-228页
     ·中低收入国家三类效应的实证分析第228-232页
   ·本章研究结论第232-237页
8 结论与政策建议第237-249页
   ·研究结论第237-242页
   ·政策建议第242-246页
   ·未来努力的方向第246-249页
参考文献第249-261页
作者简历第261页

论文共261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劳动分工与市场起源--以义乌小商品市场为例
下一篇:中国人口城市化质量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