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贸易经济论文--中国国内贸易经济论文--市场论文

劳动分工与市场起源--以义乌小商品市场为例

摘要第1-6页
Abstract第6-12页
1 导论第12-19页
   ·研究选题第12-14页
     ·研究方法第14-16页
   ·研究框架第16-19页
2 文献综述第19-41页
     ·专业市场的研究第19-27页
       ·专业市场的功能与机制的研究第20-24页
       ·专业市场制度的研究第24-27页
   ·义乌小商品市场的研究第27-32页
   ·市场的性质、起源与形成的研究第32-38页
     ·评论第38-41页
3 义乌"鸡毛换糖"传统与小商品市场第41-64页
   ·"鸡毛换糖"传统第41-45页
     ·农业社会中的分工萌芽第42-43页
     ·"鸡毛换糖"的专业化经济第43-45页
   ·"鸡毛换糖"与"敲糖帮"第45-49页
     ·敲糖帮的内部分工第46-47页
     ·行商的等级组织与内部分工第47-49页
   ·"鸡毛换糖"、"货郎担"与小商品贸易第49-56页
     ·分工组织的强制性解散直接导致了"鸡毛换糖"的萎缩第50页
     ·"鸡毛换糖"尚能维续第50-52页
     ·个体的"货郎担"第52-53页
     ·小商品贸易复苏第53-56页
   ·"货郎担"转行与小商品市场兴起第56-61页
     ·"坐商"与"行商"的分工第56-57页
     ·非正式的地下批发市场第57-59页
     ·市场正式开放第59-61页
   ·有待研究的问题第61-64页
4 传统农业社会中的贸易传统第64-95页
   ·新兴古典经济学的分工理论及其基本模型第64-66页
     ·"生产者—消费者"体系第64-65页
     ·专业化经济是专业化的报酬递增第65-66页
     ·分工经济是一种网络效应第66页
   ·"鸡毛换糖"的模型第66-79页
     ·模型的基本设定第66-68页
     ·个人决策及其结构第68-71页
     ·结构内的均衡第71-79页
   ·一个内生货币、扩大交换的完全分工模型第79-90页
     ·迂回生产与内生货币第79-82页
     ·Cz结构的专业化决策及其均衡第82-90页
   ·比较静态分析第90-95页
5 中间商、小商品贸易与小商品市场第95-132页
   ·经济系统与"职业中间商"行为第95-101页
     ·职业中间商做什么?第96-99页
     ·职业中间商为什么重要?第99-101页
   ·模型第101-116页
     ·基本设定第101-102页
     ·个人最优角点决策第102-109页
     ·分工结构第109-114页
       ·结构A与结构T的静态比较第110-111页
       ·结构T与结构R的静态比较第111-113页
       ·针对固定学习成本的比较静态分析第113-114页
     ·对模型的进一步讨论第114-116页
   ·模型的扩展第116-128页
     ·加价中间商的内生第117-120页
     ·中间商的分工第120-125页
     ·贸易的等级结构与市场类型第125-128页
   ·小商品贸易的变迁与小商品市场第128-132页
6 小商品分工结构演进的比较研究第132-153页
   ·小商品贸易分工结构的演进第132-136页
   ·交易效率与分工结构演进第136-143页
     ·产权保护与交易效率第136-141页
     ·交易组织、交易技术与交易效率第141-143页
   ·小商品分工结构演进的结构性第143-146页
   ·贸易传统、劳动分工演进与市场起源的经验验证第146-153页
7 结论与研究前瞻第153-164页
   ·结论第153-160页
     ·理论逻辑第153-156页
     ·模型与分工结构第156-160页
   ·研究展望第160-164页
参考文献第164-171页
附录第171-172页
后记第172-174页

论文共174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油茶蒲减肥降脂功能因子研究
下一篇:中国劳动收入比重变动研究--基于开放经济的视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