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谢 | 第1-6页 |
中文摘要 | 第6-7页 |
ABSTRACT | 第7-12页 |
1 绪论 | 第12-20页 |
·配电网采用10kV等级供电的局限性 | 第12-13页 |
·配电网采用20kV等级供电的意义 | 第13-14页 |
·20kV中压配电在国内外的应用 | 第14-16页 |
·国外采用20kV配电电压的情况 | 第15页 |
·国内采用20kV配电电压的情况 | 第15-16页 |
·20kV中压配电研究与推广动态 | 第16-17页 |
·研究动态 | 第16页 |
·推广动态 | 第16-17页 |
·20kV配电网中性点接地方式的比较 | 第17-18页 |
·本文的研究内容 | 第18-20页 |
2 20kV配电网模型与中性点接地方式概述 | 第20-32页 |
·20kV配电网的模型 | 第20-22页 |
·电网的等值接线图 | 第20-21页 |
·电网的参数 | 第21-22页 |
·20kV配电网电容电流的计算 | 第22-24页 |
·线路电容的计算 | 第22-23页 |
·不同电网结构下的电容电流 | 第23-24页 |
·不同运行方式下的电容电流 | 第24页 |
·20kV配电网不同线路类型的中性点接地方式选择 | 第24-30页 |
·纯电缆线路中性点接地方式的选择 | 第25-26页 |
·纯架空线路中性点接地方式的选择 | 第26-28页 |
·混合线路中性点接地方式的选择 | 第28-29页 |
·灵活接地方式在20kV配电网改造中的应用 | 第29-30页 |
·本章小结 | 第30-32页 |
3 20kV配电网经中电阻接地系统电阻阻值选取与继电保护改造分析 | 第32-54页 |
·20kV配电网中性点电阻接地方式的相关理论 | 第32-37页 |
·电阻接地系统的参数分析 | 第32-36页 |
·中性点接地电阻阻值的计算 | 第36-37页 |
·影响中性点电阻值选取因素的仿真分析 | 第37-39页 |
·20kV配电网经中电阻接地系统模型 | 第37-38页 |
·故障点的影响 | 第38-39页 |
·电网电容电流的影响 | 第39页 |
·不同电网结构下中性点经不同中电阻接地的仿真分析 | 第39-44页 |
·系统3的仿真分析 | 第39-41页 |
·系统4的仿真分析 | 第41-43页 |
·系统5的仿真分析 | 第43页 |
·中性点中电阻的技术参数 | 第43-44页 |
·20kV配电网经中电阻接地系统的继电保护改造 | 第44-51页 |
·20kV配电线路过电流保护方式的适用性讨论 | 第45-46页 |
·20kV配电网经电阻接地方式下的零序保护整定 | 第46-49页 |
·中性点电阻和故障点接地电阻对继电保护的影响 | 第49-51页 |
·本章小结 | 第51-54页 |
4 灵活接地方式在20kV配电网改造中的应用 | 第54-82页 |
·20kV配电网中性点灵活接地方式原理 | 第54-56页 |
·20kV配电网中性点灵活接地方式的构成 | 第55页 |
·20kV配电网中性点灵活接地方式的工作状态 | 第55-56页 |
·20kV配电网中性点灵活接地方式下单相接地故障分析 | 第56-65页 |
·稳态分析 | 第57-62页 |
·单相接地电弧熄灭的原理分析 | 第62-65页 |
·20kV配电网中性点灵活接地方式的PSCAD仿真与分析 | 第65-72页 |
·中性点接地设备 | 第65-67页 |
·中性点并联接地高阻的选择 | 第67-69页 |
·中性点并联接地高阻对配电网系统的影响 | 第69-72页 |
·单相接地故障时的选线数值分析 | 第72-75页 |
·系统2的选线数值分析 | 第72-74页 |
·系统2其它运行方式的选线数值分析 | 第74-75页 |
·单相接地故障时的故障点定位数值分析 | 第75-78页 |
·系统2的故障点定位数值分析 | 第76-77页 |
·系统2其它并联高阻下的故障点定位数值分析 | 第77-78页 |
·中性点灵活接地方式对20kV系统的影响 | 第78-80页 |
·本章小结 | 第80-82页 |
5 结论与展望 | 第82-84页 |
·结论 | 第82-83页 |
·展望 | 第83-84页 |
参考文献 | 第84-86页 |
作者简历 | 第86-90页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第9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