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提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9页 |
引言 | 第9-10页 |
1 样本案例中大规模侵权问题分析 | 第10-17页 |
·样本案例概述 | 第10页 |
·样本案例法律分析 | 第10-11页 |
·我国破产法局限性分析 | 第11-14页 |
·我国破产法对大规模侵权债权的定位——普通债权 | 第11-12页 |
·大规模侵权之债不属于我国破产法中的共益债务 | 第12页 |
·我国破产法"利害关系人"制度的缺位 | 第12-13页 |
·我国破产法中赔偿基金制度的缺位 | 第13-14页 |
·政府行为分析及有益结论 | 第14-17页 |
·剥离财产成立赔偿基金 | 第14-16页 |
·附条件登记制度限制偿付范围无限扩大 | 第16-17页 |
·小结 | 第17页 |
2 大规模侵权之债分析 | 第17-21页 |
·大规模侵权概述 | 第17-21页 |
·大规模侵权概念 | 第17-18页 |
·大规模侵权法律特征 | 第18-20页 |
·大规模侵权对传统侵权法的挑战——价值目标的角度 | 第20-21页 |
3 优先权制度分析 | 第21-27页 |
·优先权基本理论 | 第21-22页 |
·优先权法律制度分析 | 第22-23页 |
·特别法中优先权制度的设立 | 第23-27页 |
·设立意义分析 | 第23-24页 |
·设立条件分析 | 第24-26页 |
·小结 | 第26-27页 |
4 破产中大规模侵权之债优先性原理分析 | 第27-31页 |
·法理法哲学探讨 | 第27-30页 |
·出于维护基本人权和社会稳定的要求 | 第27-28页 |
·出于保护公共利益和共同利益的要求 | 第28页 |
·出于维持特定社会经济秩序价值取向的要求 | 第28-29页 |
·出于法律的规范作用的要求 | 第29-30页 |
·社会法制背景角度分析 | 第30-31页 |
5 外国破产法对大规模侵权之债的处理——以美国石棉案为主 | 第31-34页 |
·美国破产法和石棉案分析 | 第32页 |
·美国石棉案经验本土化分析 | 第32-34页 |
·法定代理人制度 | 第32-33页 |
·财产剥离和求偿禁令 | 第33页 |
·小结 | 第33-34页 |
6 我国相关制度设计理论借鉴性分析 | 第34-37页 |
·破产法对于侵权之债的制度设计 | 第34-35页 |
·破产法对于产品责任问题的制度设计 | 第35-36页 |
·破产法对于环境侵权问题的制度设计 | 第36页 |
·分析与小结 | 第36-37页 |
7 我国破产法对于大规模侵权之债的制度设计 | 第37-40页 |
·引入请求权人法定代理人制度 | 第37页 |
·采用财产剥离方式赋予大规模侵权之债优先权 | 第37-38页 |
·制定财产剥离数额确定标准制度 | 第38页 |
·制定赔偿基金成立及管理程序 | 第38-39页 |
·采取措施限制潜在债权无限扩大 | 第39-40页 |
后记 | 第40-41页 |
参考文献 | 第41-44页 |
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研究成果 | 第44-4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