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创业板IPO定价及抑价研究
中文摘要 | 第1-4页 |
英文摘要 | 第4-8页 |
1 绪论 | 第8-12页 |
·研究背景 | 第8-9页 |
·研究目的与研究意义 | 第9页 |
·研究方法和内容结构 | 第9-12页 |
·研究方法 | 第9-10页 |
·论文结构 | 第10-11页 |
·研究路线图 | 第11-12页 |
2 文献综述 | 第12-20页 |
·IPO 定价理论综述 | 第12页 |
·IPO 抑价的理论研究 | 第12-17页 |
·基于二级市场有效的IPO 抑价理论 | 第12-16页 |
·基于二级市场无效的IPO 抑价理论 | 第16-17页 |
·IPO 抑价的实证研究 | 第17-18页 |
·国外IPO 抑价实证研究 | 第17-18页 |
·国内IPO 抑价实证研究 | 第18页 |
·文献评述 | 第18-20页 |
3 我国创业板市场分析 | 第20-27页 |
·我国创业板市场的发展历程 | 第20-21页 |
·我国创业板市场特征 | 第21-25页 |
·我国创业板市场的定位与功能 | 第21-22页 |
·我国创业板市场的运作特点 | 第22-25页 |
·我国创业板市场特有风险分析 | 第25-26页 |
·本章小结 | 第26-27页 |
4 创业板 IPO 定价与发行研究 | 第27-38页 |
·创业板IPO 定价模型 | 第27-34页 |
·传统股票定价模型分析 | 第27-31页 |
·创业板的股票定价模型 | 第31-34页 |
·创业板IPO 发行定价方式 | 第34-37页 |
·海外创业板IPO 发行定价方式 | 第34-36页 |
·我国创业板IPO 发行定价方式 | 第36-37页 |
·本章小结 | 第37-38页 |
5 创业板 IPO 定价及抑价的实证研究 | 第38-52页 |
·实证研究方法 | 第38-39页 |
·数据来源和样本选取 | 第38页 |
·研究假设 | 第38页 |
·研究方法设计 | 第38-39页 |
·内在价值与发行价格和首日收盘价格的回归分析 | 第39-40页 |
·估值模型简介及回归模型设计 | 第39页 |
·实证结果与分析 | 第39-40页 |
·随机前沿分析 | 第40-45页 |
·随机前沿定价模型简介 | 第40-42页 |
·变量的选取及假设 | 第42-43页 |
·实证结果及分析 | 第43-45页 |
·IPO 抑价多元回归模型实证分析 | 第45-51页 |
·回归模型的设计 | 第45-46页 |
·回归结果及分析 | 第46-51页 |
·本章小结 | 第51-52页 |
6 结论与建议 | 第52-55页 |
·本文小结及不足 | 第52页 |
·本文小结 | 第52页 |
·本文的不足 | 第52页 |
·建议与对策 | 第52-55页 |
致谢 | 第55-56页 |
参考文献 | 第56-60页 |
附录 | 第60页 |
A. 作者在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目录 | 第60页 |
B. 作者在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目录 | 第6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