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8页 |
Abstract | 第8-10页 |
缩略语表 | 第10-11页 |
前言 | 第11-12页 |
第一部分 文献研究 | 第12-25页 |
1. 历代医家对CAG癌前病变的认识 | 第12-15页 |
·病名病位 | 第12页 |
·病因病机 | 第12-14页 |
·治法治则 | 第14-15页 |
2. 现代中医对CAG癌前病变的研究 | 第15-18页 |
·病因病机 | 第15页 |
·治疗方法 | 第15-18页 |
3. 现代医学对CAG癌前病变的研究 | 第18-25页 |
·CAG癌前病变的分子生物学研究 | 第18-23页 |
·CAG癌前病变与Hp感染的关系 | 第23页 |
·治疗进展 | 第23-25页 |
第二部分 临床研究 | 第25-37页 |
1. 病例选择 | 第25-27页 |
·诊断标准 | 第25-27页 |
·纳入标准 | 第27页 |
·排除标准 | 第27页 |
·退出试验病例标准 | 第27页 |
2. 治疗方法 | 第27页 |
3. 观察项目 | 第27-29页 |
·临床症状 | 第27-29页 |
·胃镜检查 | 第29页 |
·病理表现 | 第29页 |
4. 疗效标准 | 第29-30页 |
5. 数据分析及统计处理 | 第30页 |
6. 病例资料 | 第30-31页 |
·两组患者治疗前一般情况 | 第30页 |
·两组患者主要临床症状分布情况 | 第30-31页 |
·两组患者胃镜征象情况 | 第31页 |
·两组患者病理表现情况 | 第31页 |
7. 结果 | 第31-37页 |
·综合疗效比较 | 第31-32页 |
·临床疗效比较 | 第32-33页 |
·胃镜疗效比较 | 第33-34页 |
·病理疗效比较 | 第34-37页 |
第三部分 实验研究 | 第37-44页 |
1. 实验材料 | 第37-38页 |
2. 兔含药血清的制备 | 第38页 |
3. GES-1细胞的培养及传代 | 第38-39页 |
4. MNNG致GES-1恶性转化细胞模型的建立(MC细胞的获得) | 第39页 |
5. MTT法检测仁术健胃颗粒兔含药血清对MC细胞生长的影响 | 第39页 |
6. Hoechst33258荧光染料检测仁术健胃颗粒兔含药血清对MC细胞凋亡的影响 | 第39-40页 |
7. 仁术健胃颗粒兔含药血清对MC细胞Fas、Bcl-2表达的影响 | 第40页 |
8. 仁术健胃颗粒兔含药血清对MC细胞CDK4、P16表达的影响 | 第40-41页 |
9. 结果 | 第41-44页 |
第四部分 讨论 | 第44-51页 |
1. 仁术健胃颗粒组方依据 | 第44页 |
2. 临证体会 | 第44-47页 |
·病证结合,注重舌苔脉象 | 第44-45页 |
·扶正固本,当以健脾为先 | 第45-46页 |
·祛邪治标,慎用攻逐之品 | 第46页 |
·调摄生活,不忘随访监测 | 第46-47页 |
3. 胃癌前病变细胞(MC细胞)模型建立的体会 | 第47-48页 |
4. 仁术健胃颗粒兔含药血清干预MC细胞作用机制的探讨 | 第48-49页 |
·促进胃癌前病变细胞的凋亡 | 第48-49页 |
·调控胃癌前病变细胞的周期 | 第49页 |
5. 不足及展望 | 第49-51页 |
参考文献 | 第51-56页 |
附录 | 第56-62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 第62-63页 |
致谢 | 第6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