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4页 |
| Abstract | 第4-7页 |
| 1 引言 | 第7-15页 |
| ·问题提出 | 第7-8页 |
| ·文献综述 | 第8-12页 |
| ·教师专业情意的概念、构成及特征研究 | 第8-11页 |
| ·教师专业情意的作用 | 第11页 |
| ·现有研究的不足之处 | 第11-12页 |
| ·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12-13页 |
| ·研究思路 | 第13页 |
| ·研究方法 | 第13-15页 |
| ·文献分析法 | 第13页 |
| ·问卷调查法 | 第13页 |
| ·课堂观察法 | 第13-14页 |
| ·访谈法 | 第14-15页 |
| 2 双语教师专业情意的内涵及其构成要素 | 第15-19页 |
| ·双语教师专业情意的概念界定 | 第15-16页 |
| ·维—汉双语教学 | 第15页 |
| ·维吾尔族中学化学双语教师 | 第15页 |
| ·专家型双语教师 | 第15-16页 |
| ·教师专业情意 | 第16页 |
| ·教师专业情意的构成要素 | 第16-19页 |
| 3 双语教师专业情意的调查分析 | 第19-27页 |
| ·调查说明 | 第19页 |
| ·问卷设计 | 第19-20页 |
| ·调查实施 | 第20页 |
| ·调查结果及分析 | 第20-27页 |
| ·教师基本情况的统计分析 | 第20-21页 |
| ·教师专业理想的统计分析 | 第21-22页 |
| ·教师专业情操的统计分析 | 第22-24页 |
| ·教师专业性向的统计分析 | 第24页 |
| ·教师专业自我的统计分析 | 第24-26页 |
| ·十年以上与十年以下教龄双语教师专业情意的对比分析 | 第26-27页 |
| 4 双语教师的教育叙事研究 | 第27-42页 |
| ·研究背景 | 第27页 |
| ·研究对象的选取 | 第27页 |
| ·研究方法的选择 | 第27-28页 |
| ·研究过程 | 第28-40页 |
| ·收集资料 | 第28页 |
| ·资料整理及分析 | 第28-40页 |
| ·双语教师专业情意的品质特征与思考 | 第40-42页 |
| 5 问题分析与建议 | 第42-54页 |
| ·普通双语教师专业情意方面存在的问题 | 第42-44页 |
| ·专业理想不够坚定 | 第42页 |
| ·专业情操较低迷 | 第42-43页 |
| ·专业性向不够健全 | 第43页 |
| ·专业自我缺失较严重 | 第43-44页 |
| ·双语教师专业情意的影响因素分析 | 第44-46页 |
| ·双语教师重直觉 | 第44页 |
| ·双语教师重感性 | 第44-45页 |
| ·双语教师乐群 | 第45页 |
| ·双语教师从众 | 第45-46页 |
| ·促进双语教师专业情意发展的建议 | 第46-54页 |
| ·树立坚定的文化认同和价值追求 | 第46-47页 |
| ·培养良好的职业道德和教育智慧 | 第47-49页 |
| ·优化个性品质和成就动机 | 第49-50页 |
| ·加强自我意识与合作发展 | 第50-54页 |
| 结论与展望 | 第54-55页 |
| 参考文献 | 第55-58页 |
| 附录 | 第58-65页 |
| 附录一:访谈提纲 | 第58-59页 |
| 附录二:调查问卷 | 第59-60页 |
| 附录三:课堂教学实录 | 第60-65页 |
| 在读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65-66页 |
| 后记 | 第6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