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1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1-22页 |
·写作的背景和意义 | 第11-14页 |
·写作的背景 | 第11-13页 |
·写作的目的及意义 | 第13-14页 |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4-19页 |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4-16页 |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6-19页 |
·国内外研究评述 | 第19页 |
·论文写作思路及研究方法 | 第19-21页 |
·论文研究思路 | 第19-21页 |
·论文研究方法 | 第21页 |
·论文创新 | 第21-22页 |
第2章 国内外海洋新兴产业发展 | 第22-56页 |
·国外海洋新兴产业发展 | 第22-36页 |
·美国海洋新兴产业发展 | 第22-24页 |
·日本海洋新兴产业发展 | 第24-27页 |
·俄罗斯海洋新兴产业发展 | 第27-28页 |
·韩国海洋新兴产业发展 | 第28-29页 |
·澳大利亚海洋新兴产业发展 | 第29-31页 |
·挪威海洋新兴产业发展 | 第31-32页 |
·英国海洋新兴产业发展 | 第32-33页 |
·国外海洋新兴产业发展的启示 | 第33-36页 |
·我国海洋新兴产业发展 | 第36-51页 |
·我国海洋新兴产业发展环境 | 第36-39页 |
·我国海洋新兴产业规模 | 第39-42页 |
·我国海洋新兴产业结构 | 第42-45页 |
·我国海洋新兴产业的科技状况 | 第45-48页 |
·我国海洋新兴产业的国际化 | 第48-51页 |
·我国海洋新兴产业的国际竞争力分析 | 第51-55页 |
·本章小结 | 第55-56页 |
第3章 我国海洋新兴产业国际竞争力评价方法与指标体系 | 第56-78页 |
·海洋新兴产业国际竞争力评价方法 | 第56-63页 |
·熵值法 | 第56-58页 |
·变异系数法 | 第58-60页 |
·加权平方和法 | 第60-63页 |
·海洋新兴产业国际竞争力评价的指标体系的构建 | 第63-77页 |
·建立指标体系的原则 | 第63-64页 |
·海水养殖业国际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 | 第64-68页 |
·海洋油气业国际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 | 第68-72页 |
·滨海旅游业国际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 | 第72-77页 |
·本章小结 | 第77-78页 |
第4章 我国海洋新兴产业国际竞争力评价 | 第78-92页 |
·海水养殖业国际竞争力评价 | 第78-83页 |
·原始数据的确定 | 第78-79页 |
·基于熵值法的指标权重确定 | 第79-81页 |
·海水养殖业国际竞争力评价结果分析 | 第81-83页 |
·海洋油气业国际竞争力评价 | 第83-88页 |
·原始数据的确定 | 第83-84页 |
·基于变异系数法的指标权重确定 | 第84-86页 |
·海洋油气业国际竞争力评价结果分析 | 第86-88页 |
·滨海旅游业国际竞争力评价 | 第88-91页 |
·原始数据的确定 | 第88-89页 |
·基于加权平方和法的指标权重的确定 | 第89-90页 |
·滨海旅游业国际竞争力评价结果分析 | 第90-91页 |
·本章小结 | 第91-92页 |
第5章 我国海洋新兴产业国际竞争力制约因素与提升对策 | 第92-107页 |
·我国海洋新兴产业国际竞争力制约因素 | 第92-96页 |
·发展环境制约 | 第92-93页 |
·思想观念制约 | 第93页 |
·海洋新兴产业资金制约 | 第93-95页 |
·海洋新兴产业人才制约 | 第95页 |
·海洋新兴产业的科技水平制约 | 第95-96页 |
·提升我国海洋新兴产业国际竞争力的对策 | 第96-106页 |
·加快制定海洋新兴产业发展规划 | 第96-97页 |
·制定并完善政策法规 | 第97-99页 |
·加强全民海洋意识 | 第99-100页 |
·拓宽投融资渠道 | 第100-102页 |
·加大人才培养力度 | 第102-103页 |
·加大技术创新力度 | 第103-104页 |
·强化国际合作交流 | 第104页 |
·强化示范工程和示范基地的建设 | 第104-105页 |
·建立产业标准化体系 | 第105-106页 |
·本章小结 | 第106-107页 |
结论 | 第107-110页 |
参考文献 | 第110-120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第120-121页 |
致谢 | 第12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