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7页 |
ABSTRACT | 第7-12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2-23页 |
·论文研究背景、目的及意义 | 第12-14页 |
·论文研究背景 | 第12-13页 |
·论文研究目的及意义 | 第13-14页 |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4-20页 |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4-17页 |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7-20页 |
·国内外研究述评 | 第20页 |
·论文主要内容与研究方法 | 第20-22页 |
·论文的主要内容 | 第20-21页 |
·论文的研究方法 | 第21-22页 |
·论文的创新之处 | 第22-23页 |
第2章 相关理论基础 | 第23-28页 |
·合作创新理论的概念及主要模式 | 第23-26页 |
·合作创新的概念 | 第23-24页 |
·合作创新的模式 | 第24-26页 |
·装备制造业的界定 | 第26-27页 |
·装备制造业的内涵及分类 | 第26-27页 |
·装备制造业的特征 | 第27页 |
·本章小结 | 第27-28页 |
第3章 装备制造业企业合作创新伙伴选择问题概述 | 第28-35页 |
·企业合作创新伙伴选择的概念和原则 | 第28-30页 |
·企业合作创新伙伴选择的概念 | 第28-29页 |
·企业合作创新伙伴选择的原则 | 第29-30页 |
·企业合作创新伙伴选择的程序 | 第30-31页 |
·装备制造业企业合作创新伙伴选择的重要性及存在的问题 | 第31-34页 |
·装备制造业企业合作创新伙伴选择的重要性 | 第31-32页 |
·装备制造业企业合作创新伙伴选择存在的问题 | 第32-34页 |
·本章小结 | 第34-35页 |
第4章 装备制造业企业合作创新失败的伙伴选择要素筛选分析及指标体系确立 | 第35-46页 |
·装备制造业企业合作创新失败相关研究 | 第35-37页 |
·合作创新失败的概述 | 第35-36页 |
·合作创新失败的主要原因及分析 | 第36-37页 |
·装备制造业企业合作创新失败的伙伴选择要素的筛选目的及步骤 | 第37-38页 |
·影响装备制造业企业合作创新失败的伙伴选择高频要素及分析 | 第38-41页 |
·影响装备制造业企业合作创新失败的伙伴选择高频要素 | 第38-41页 |
·影响装备制造业企业合作创新失败的伙伴选择高频要素分析 | 第41页 |
·装备制造业企业合作创新伙伴选择指标体系的建立 | 第41-44页 |
·装备制造业企业合作创新伙伴选择指标体系的建立原则 | 第41-42页 |
·装备制造业企业合作创新伙伴选择指标体系的确定 | 第42-44页 |
·装备制造业企业合作创新伙伴选择的程序 | 第44-45页 |
·本章小结 | 第45-46页 |
第5章 装备制造业企业合作创新伙伴选择模型构建 | 第46-58页 |
·装备制造业企业合作创新伙伴选择模型变量选取及分析 | 第46-53页 |
·装备制造业企业合作创新伙伴选择模型变量的选取 | 第46-47页 |
·装备制造业企业合作创新伙伴选择模型变量的分析 | 第47-53页 |
·装备制造业企业合作创新伙伴选择模型的方法 | 第53-57页 |
·熵权法的应用 | 第53-56页 |
·Ward系统聚类法 | 第56-57页 |
·本章小结 | 第57-58页 |
第6章 装备制造业企业合作创新伙伴选择实证分析 | 第58-70页 |
·实证企业背景介绍及数据收集 | 第58-64页 |
·实证企业背景介绍 | 第58-59页 |
·数据的收集及处理 | 第59-64页 |
·熵权法确定的指标权重及评分结果 | 第64-68页 |
·熵权法确定指标权重 | 第64-65页 |
·企业评分结果 | 第65-68页 |
·待选企业聚类结果 | 第68-69页 |
·本章小结 | 第69-70页 |
结论 | 第70-72页 |
参考文献 | 第72-80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取得的科研成果 | 第80-81页 |
致谢 | 第8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