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8页 |
引言 | 第8-11页 |
第一章 总论 | 第11-17页 |
一、当前学生作文写作现状 | 第11-14页 |
(一) 模式化、共性化 | 第11-12页 |
(二) 学生作文缺乏个性化的原因分析 | 第12-14页 |
二、国内外作文教改的趋势 | 第14-17页 |
(一) 国外作文教改的趋势 | 第14-16页 |
(二) 国内课程标准的新要求 | 第16-17页 |
第二章 个性和个性化写作 | 第17-23页 |
一、个性和个性教育的内涵 | 第17-18页 |
(一) 个性的涵义 | 第17页 |
(二) 个性教育的涵义 | 第17-18页 |
二、个性化写作的内涵和基本特征 | 第18-23页 |
(一) 个性化写作的内涵 | 第18-19页 |
(二) 个性化写作的基本特征 | 第19-23页 |
第三章 个性化写作的理论探讨 | 第23-31页 |
一、提倡个性化写作是适应学生心理发展客观规律的需要 | 第23-28页 |
(一) 思维品质的差异 | 第23-24页 |
(二) 写作能力的差异 | 第24-26页 |
(三) 气质的差异 | 第26页 |
(四) 兴趣的差异 | 第26-28页 |
二、提倡个性化写作是写作本身的需要 | 第28-31页 |
(一) 写作是个性化的精神创造活动 | 第28页 |
(二) 写作是动态的活动过程 | 第28页 |
(三) 提倡个性化写作是时代发展的需要 | 第28-29页 |
(四) 语文教育价值的追求 | 第29-31页 |
第四章 学生个性写作能力培养的策略 | 第31-51页 |
一、培养阅读的兴趣,养成个性化阅读的习惯 | 第31-36页 |
(一) 扩大阅读的面 | 第32-35页 |
(二) 培养学生对人生的感悟和探索 | 第35-36页 |
二、提倡个性化的写作教学 | 第36-51页 |
(一) 培养学生真善美的情操 | 第36-45页 |
(二) 引导学生注重具体感性的细节描写 | 第45-47页 |
(三) 让哲理思辩和美学思想走进作文 | 第47-48页 |
(四) 拓宽学生的文化视野 | 第48-51页 |
结语 | 第51-52页 |
参考文献 | 第52-54页 |
后记 | 第54-5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