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谢 | 第1-11页 |
摘要 | 第11-13页 |
Abstract | 第13-15页 |
1 引言 | 第15-29页 |
·纤维素酶的概述 | 第15-23页 |
·纤维素酶的组成 | 第15页 |
·纤维素酶的作用机理 | 第15-16页 |
·C_1-C_x假说 | 第15页 |
·顺序作用假说 | 第15-16页 |
·协同作用假说 | 第16页 |
·纤维素酶的来源 | 第16-18页 |
·产纤维素酶的微生物 | 第16-17页 |
·产纤维素酶的动物 | 第17-18页 |
·产纤维素酶的植物 | 第18页 |
·纤维素酶的应用 | 第18-23页 |
·食品工业中的应用 | 第18-20页 |
·水果与蔬菜加工 | 第18-19页 |
·酒类生产 | 第19页 |
·酱油酿造 | 第19-20页 |
·饲料工业中的应用 | 第20页 |
·洗涤剂工业中的应用 | 第20-21页 |
·纺织工业中的应用 | 第21页 |
·造纸工业中的应用 | 第21-22页 |
·能源工业中的应用 | 第22页 |
·其他领域中的应用 | 第22-23页 |
·白蚁纤维素酶概况 | 第23-27页 |
·白蚁的分类 | 第23-25页 |
·白蚁纤维素酶的来源 | 第25-27页 |
·白蚁体内的共生鞭毛虫 | 第25-26页 |
·白蚁体内的共生细菌 | 第26页 |
·白蚁体外共生的真菌 | 第26-27页 |
·白蚁自身分泌产生 | 第27页 |
·本论文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27-29页 |
2 纤维素酶基因的克隆 | 第29-52页 |
·材料与方法 | 第29-37页 |
·白蚁 | 第29-30页 |
·工具酶与试剂 | 第30页 |
·仪器 | 第30页 |
·培养基与溶液配制 | 第30页 |
·总RNA提取 | 第30-31页 |
·第一链cDNA的合成 | 第31-32页 |
·引物设计与纤维素酶基因cDNA片段的扩增 | 第32-34页 |
·5'-RACE | 第34-36页 |
·3'-RACE | 第36-37页 |
·结果 | 第37-51页 |
·总RNA的提取 | 第37-38页 |
·黑翅土白蚁纤维素酶基因cDNA片段的克隆 | 第38-40页 |
·内切-β-1,4-葡聚糖酶基因cDNA片段的克隆 | 第38-39页 |
·β-葡萄糖苷酶基因cDNA片段的克隆 | 第39-40页 |
·黑翅土白蚁纤维素酶基因cDNA末端克隆 | 第40-42页 |
·内切-β-1,4-葡聚糖酶基因cDNA末端克隆 | 第40-41页 |
·β-葡萄糖苷酶基因cDNA末端克隆 | 第41-42页 |
·黑翅土白蚁纤维素酶基因cDNA序列分析 | 第42-47页 |
·内切-β-1,4-葡聚糖酶基因cDNA序列分析 | 第42-45页 |
·β-葡萄糖苷酶基因cDNA序列分析 | 第45-47页 |
·黑翅土白蚁纤维素酶与其它白蚁纤维素酶的比较分析 | 第47-51页 |
·内切-β-1,4-葡聚糖酶的比较分析 | 第47-49页 |
·β-葡萄糖苷酶的比较分析 | 第49-51页 |
·讨论 | 第51-52页 |
3 纤维素酶基因在大肠杆菌中的表达 | 第52-64页 |
·材料与方法 | 第52-60页 |
·菌株与载体 | 第52页 |
·工具酶与试剂 | 第52-53页 |
·仪器 | 第53页 |
·培养基和溶液配制 | 第53-54页 |
·原核表达载体的构建 | 第54-56页 |
·诱导表达 | 第56页 |
·SDS-PAGE电泳 | 第56-57页 |
·Western Blot | 第57-58页 |
·多克隆抗体制备 | 第58-59页 |
·酶活测定 | 第59-60页 |
·结果 | 第60-63页 |
·表达载体构建 | 第60-61页 |
·在大肠杆菌中的表达 | 第61页 |
·SDS-PAGE及Western blot分析 | 第61-63页 |
·讨论 | 第63-64页 |
4 纤维素酶基因在昆虫细胞中的表达 | 第64-74页 |
·材料与方法 | 第64-69页 |
·菌株与载体 | 第64页 |
·工具酶与试剂 | 第64-65页 |
·仪器 | 第65页 |
·真核表达载体的构建 | 第65-66页 |
·重组病毒的构建 | 第66-67页 |
·昆虫细胞的转染 | 第67-68页 |
·SDS-PAGE电泳 | 第68页 |
·Western blot | 第68-69页 |
·酶活测定 | 第69页 |
·结果 | 第69-73页 |
·表达载体构建 | 第69-70页 |
·在昆虫细胞中的表达 | 第70-71页 |
·SDS-PAGE及Western blot分析 | 第71-73页 |
·讨论 | 第73-74页 |
5 黑翅土白蚁体内纤维素酶的性质分析 | 第74-84页 |
·材料与方法 | 第74-76页 |
·白蚁 | 第74页 |
·工具酶与试剂 | 第74页 |
·仪器 | 第74-75页 |
·白蚁体内纤维素酶基因的表达水平 | 第75页 |
·白蚁体内纤维素酶的分布 | 第75-76页 |
·白蚁体内纤维素酶的酶活 | 第76页 |
·结果 | 第76-82页 |
·白蚁体内纤维素酶基因的表达水平 | 第76-78页 |
·白蚁体内纤维素酶的分布 | 第78-80页 |
·白蚁体内纤维素酶的活性 | 第80-82页 |
·讨论 | 第82-84页 |
6 总结 | 第84-85页 |
不足之处及今后研究方向 | 第85-86页 |
参考文献 | 第86-90页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第90-9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