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谢 | 第6-8页 |
摘要 | 第8-9页 |
Abstract | 第9页 |
1 绪论 | 第17-27页 |
1.1 课题背景和研究意义 | 第17页 |
1.2 同步磁阻电机的发展 | 第17-18页 |
1.3 无位置传感器控制研究背景 | 第18-24页 |
1.3.1 同步电机无位置传感器控制概况 | 第18-19页 |
1.3.2 同步电机无位置传感器控制基波模型 | 第19-22页 |
1.3.3 同步电机无位置传感器控制凸极模型 | 第22-23页 |
1.3.4 同步电机无位置传感器控制分析 | 第23-24页 |
1.4 同步磁阻电机控制策略 | 第24-25页 |
1.4.1 同步磁阻电机直接转矩控制 | 第24页 |
1.4.2 同步磁阻电机矢量控制 | 第24-25页 |
1.5 论文章节安排 | 第25-27页 |
2 同步磁阻电机(SyRM)数学模型与控制策略 | 第27-47页 |
2.1 相坐标系下同步磁阻电机状态方程 | 第27-28页 |
2.1.1 相坐标系下电机电压方程 | 第27-28页 |
2.1.2 相坐标系下电机转矩方程和运动方程 | 第28页 |
2.2 同步磁阻电机状态方程 | 第28-31页 |
2.2.1 clark变换和park变换 | 第29-30页 |
2.2.2 dq坐标下同步磁阻电机状态方程 | 第30-31页 |
2.3 同步磁阻电机磁路饱和 | 第31-33页 |
2.4 同步磁阻电机控制策略 | 第33-36页 |
2.4.1 矢量控制 | 第33页 |
2.4.2 最大转矩/电流比和最大转矩/电压比控制 | 第33-35页 |
2.4.3 最大转矩变化率控制 | 第35页 |
2.4.4 最大功率因数控制 | 第35-36页 |
2.4.5 最大效率控制 | 第36页 |
2.5 同步磁阻电机矢量控制系统 | 第36-46页 |
2.5.1 同步磁阻电机MTPA控制系统 | 第37-39页 |
2.5.2 SVPWM调制原理 | 第39-46页 |
2.6 本章小结 | 第46-47页 |
3 基于磁链观测的同步磁阻电机无位置传感器算法 | 第47-75页 |
3.1 改进磁链观测原理 | 第47-51页 |
3.1.1 基于磁链观测估算转子位置的原理 | 第47-48页 |
3.1.2 降低磁路饱和对转子位置估算影响 | 第48-49页 |
3.1.3 改进磁链观测法估算转子位置 | 第49-50页 |
3.1.4 利用锁相环(PLL)估算转速 | 第50-51页 |
3.2 SynRM开环起动 | 第51-54页 |
3.2.1 定位 | 第52-53页 |
3.2.2 开环起动 | 第53页 |
3.2.3 闭环运行 | 第53-54页 |
3.3 仿真分析 | 第54-60页 |
3.3.1 仿真模型搭建 | 第54-56页 |
3.3.2 调速运行仿真分析 | 第56-60页 |
3.4 实验系统搭建 | 第60-68页 |
3.4.1 控制板电路设计 | 第61-66页 |
3.4.2 编码器原理及其信号处理电路 | 第66-67页 |
3.4.3 实验系统搭建 | 第67-68页 |
3.5 试验结果及分析 | 第68-73页 |
3.5.1 三段式起动到高速运行 | 第69-71页 |
3.5.2 加载实验 | 第71-73页 |
3.6 本章小结 | 第73-75页 |
4 基于模型参考自适应系统的无位置传感器算法 | 第75-91页 |
4.1 同步磁阻电机模型参考自适应算法原理 | 第75-78页 |
4.1.1 同步磁阻电机数学模型 | 第75-76页 |
4.1.2 转速与位置估算 | 第76-78页 |
4.2 基于MRAS的矢量控制系统 | 第78-79页 |
4.3 仿真分析 | 第79-83页 |
4.3.1 仿真模型搭建 | 第79-81页 |
4.3.2 仿真结果分析 | 第81-83页 |
4.4 实验验证 | 第83-89页 |
4.4.1 宽速度范围运行 | 第84-86页 |
4.4.2 转子不同初始位置下起动和低速下运行 | 第86-88页 |
4.4.3 与固定电感参数情况的实验对比 | 第88-89页 |
4.5 本章小结 | 第89-91页 |
5 总结与展望 | 第91-93页 |
参考文献 | 第93-97页 |
攻读硕士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第97-98页 |
作者简历 | 第9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