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农业科学论文--植物保护论文--病虫害及其防治论文--农作物病虫害及其防治论文--禾谷类作物病虫害论文--稻病虫害论文--病害论文--侵(传)染性病害论文

水稻纹枯病抗性QTL定位

摘要第6-7页
abstract第7-8页
英文缩略表第11-12页
第一章 引言第12-23页
    1.1 QTL定位原理和方法第12-14页
    1.2 水稻纹枯病研究进展第14-20页
        1.2.1 水稻纹枯病人工接种诱发方法与抗性鉴定标准第14-15页
        1.2.2 水稻纹枯病抗性QTL定位第15-19页
        1.2.3 关联分析发掘纹枯病抗性基因第19页
        1.2.4 转基因技术创新水稻纹枯病抗性种质资源第19-20页
    1.3 水稻株型相关性状与纹枯病抗性的关系第20-22页
        1.3.1 水稻株型相关性状研究进展第20-21页
        1.3.2 株型相关性状与纹枯病抗性的关系第21-22页
    1.4 本研究的目的与意义第22-23页
第二章 水稻纹枯病抗性QTL定位第23-45页
    2.1 实验材料第23-24页
    2.2 实验方法第24-27页
        2.2.1 纹枯病菌培养方法第24页
        2.2.2 纹枯病田间接种与病情调查第24页
        2.2.3 水稻DNA的提取第24-25页
        2.2.4 分子标记检测第25-27页
        2.2.5 分子标记设计和遗传连锁图谱构建方法第27页
        2.2.6 QTL定位方法第27页
        2.2.7 数据分析第27页
    2.3 结果与分析第27-41页
        2.3.1 遗传连锁图谱构建第27-28页
        2.3.2 亲本及RIL群体纹枯病抗性表型分析第28-31页
        2.3.3 纹枯病抗性相关的病级与病斑长间的相关性第31页
        2.3.4 使用MIM进行纹枯病抗性QTL定位第31-37页
        2.3.5 纹枯病抗性QTL与环境互作效应分析第37-38页
        2.3.6 使用CIM进行纹枯病抗性QTL定位及与MIM结果的比较第38-41页
    2.4 讨论第41-45页
        2.4.1 不同作图方法对QTL定位结果的影响第41页
        2.4.2 环境因素对纹枯病抗性的影响第41-42页
        2.4.3 定位到的纹枯病抗性QTL与前人研究结果的比较第42-45页
第三章 水稻株型相关性状与纹枯病抗性的关系第45-53页
    3.1 实验材料第45页
    3.2 实验方法第45页
        3.2.1 田间试验方案第45页
        3.2.2 株型相关性状调查第45页
        3.2.3 数据分析第45页
    3.3 结果与分析第45-49页
        3.3.1 亲本及重组自交系群体株型相关性状表型分析第45-46页
        3.3.2 株型相关性状QTL定位第46-49页
        3.3.3 株型相关性状与纹枯病抗性的相关性第49页
        3.3.4 株型相关性状QTL与纹枯病抗性QTL位置比较第49页
    3.4 讨论第49-53页
        3.4.1 定位到的主效分蘖角度QTL与前人研究结果的比较第49-50页
        3.4.2 株高对纹枯病抗性两种评价体系的影响第50-51页
        3.4.3 株型相关性状对纹枯病抗性的影响第51-53页
第四章 全文结论第53-54页
参考文献第54-62页
附录第62-67页
致谢第67-68页
作者简历第68页

论文共68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同步磁阻电机无位置传感器控制研究
下一篇:烟草黑胫病复配拮抗菌的筛选及其生防潜力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