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7页 |
Abstract | 第7-8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9-16页 |
1.1 TC4钛合金应用 | 第9页 |
1.2 钛合金表面改性技术 | 第9-10页 |
1.2.1 激光熔覆 | 第9页 |
1.2.2 激光熔凝与激光合金化 | 第9-10页 |
1.2.3 表面化学处理 | 第10页 |
1.3 等离子束表面改性技术 | 第10-11页 |
1.3.1 等离子束工作原理 | 第10页 |
1.3.2 等离子束优点 | 第10-11页 |
1.3.3 合金粉料引入方式 | 第11页 |
1.4 等离子熔覆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 第11-13页 |
1.4.1 表面质量研究现状 | 第11-12页 |
1.4.2 力学性能与耐蚀性研究现状 | 第12-13页 |
1.4.3 等离子熔覆发展趋势 | 第13页 |
1.5 熔覆材料 | 第13-14页 |
1.5.1 熔覆材料分类 | 第13-14页 |
1.5.2 稀土氧化物影响 | 第14页 |
1.5.3 熔覆材料选择 | 第14页 |
1.6 选题的研究意义与目的 | 第14-15页 |
1.7 课题创新点 | 第15-16页 |
第二章 实验材料与研究方法 | 第16-19页 |
2.1 实验材料 | 第16页 |
2.2 研究方法 | 第16-18页 |
2.2.1 等离子熔覆 | 第16页 |
2.2.2 等离子熔凝 | 第16页 |
2.2.3 组织观察与成分分析 | 第16-17页 |
2.2.4 熔覆后热处理(600℃真空中高温回火) | 第17页 |
2.2.5 力学性能测试 | 第17页 |
2.2.6 耐蚀性能测试 | 第17-18页 |
2.3 实验仪器 | 第18-19页 |
第三章 TC4钛合金等离子熔覆Ni60涂层最佳工艺参数研究 | 第19-28页 |
3.1 等离子熔覆正交实验设计 | 第19-20页 |
3.1.1 电流选取 | 第19页 |
3.1.2 扫描速度选取 | 第19页 |
3.1.3 等离子炬与工件间距离与气体流量选取 | 第19-20页 |
3.1.4 正交实验表 | 第20页 |
3.2 正交实验结果 | 第20-26页 |
3.2.1 焊道宏观形貌 | 第20-21页 |
3.2.2 熔池宏观形貌 | 第21-23页 |
3.2.3 熔池硬度梯度 | 第23-24页 |
3.2.4 正交实验结果分析 | 第24-26页 |
3.3 正交实验验证 | 第26-27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27-28页 |
第四章 等离子熔覆Ni60涂层、Ni基/陶瓷相复合涂层组织研究 | 第28-40页 |
4.1 Ni60涂层组织研究 | 第28-36页 |
4.1.1 组织观察 | 第28-29页 |
4.1.2 硬度分析 | 第29页 |
4.1.3 高温回火对Ni60涂层组织影响 | 第29-32页 |
4.1.4 成分与物相分析 | 第32-36页 |
4.2 原位生成TiC硬质陶瓷相组织生长机制研究 | 第36-37页 |
4.3 Ni基/陶瓷相复合涂层组织研究 | 第37-39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39-40页 |
第五章 等离子熔覆Ni60涂层、Ni基/陶瓷相复合涂层力学性能研究 | 第40-51页 |
5.1 硬度梯度研究 | 第40-42页 |
5.1.1 高温回火对复合涂层硬度影响 | 第40-41页 |
5.1.2 多道搭接涂层硬度研究 | 第41-42页 |
5.2 耐磨性能研究 | 第42-47页 |
5.2.1 Ni60涂层耐磨性研究 | 第42-44页 |
5.2.2 复合涂层耐磨性研究 | 第44-47页 |
5.3 Ni60涂层与基体结合性能研究 | 第47-49页 |
5.4 涂层耐蚀性能研究 | 第49-50页 |
5.5 本章小结 | 第50-51页 |
第六章 等离子束熔凝组织与性能研究 | 第51-57页 |
6.1 等离子束熔凝组织 | 第51-52页 |
6.2 XRD物相分析与EDS微区成分分析 | 第52-53页 |
6.3 与激光束、电子束熔凝组织比较 | 第53-54页 |
6.4 等离子束熔凝硬度梯度与耐磨性能研究 | 第54-55页 |
6.5 等离子束熔凝耐蚀性研究 | 第55页 |
6.6 本章小结 | 第55-57页 |
第七章 结论 | 第57-58页 |
参考文献 | 第58-62页 |
攻读硕士期间学术活动及成果情况 | 第62-63页 |
致谢 | 第63-6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