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压无功补偿及配变监测计量终端的设计
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页 |
目录 | 第6-8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8-13页 |
1.1 课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 第8-9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9-11页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第9-10页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0-11页 |
1.3 研究目标 | 第11页 |
1.4 研究内容 | 第11-12页 |
1.5 论文结构安排 | 第12-13页 |
第二章 总体设计方案 | 第13-18页 |
2.0 主要功能和性能指标 | 第13-14页 |
2.1 硬件方案 | 第14-15页 |
2.2 软件方案 | 第15-16页 |
2.3 技术难点 | 第16-17页 |
2.3.1 主从通信协议 | 第16-17页 |
2.3.2 数据库的设计 | 第17页 |
2.3.3 数据存储的抗干扰 | 第17页 |
2.3.4 “规约”的实现 | 第17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17-18页 |
第三章 主从通讯 | 第18-26页 |
3.1 通讯方式选择 | 第18页 |
3.2 通讯协议的制定 | 第18-22页 |
3.2.1 数据的分析 | 第18-21页 |
3.2.3 协议的制定 | 第21-22页 |
3.3 通讯协议的实现 | 第22-24页 |
3.3.1 编码 | 第22-23页 |
3.3.2 解码 | 第23-24页 |
3.4 增强通讯抗干扰的方法 | 第24-25页 |
3.5 本章小结 | 第25-26页 |
第四章 数据处理 | 第26-44页 |
4.1 功能需求 | 第26页 |
4.2 数据格式分析 | 第26-30页 |
4.3 数据库的建立 | 第30-36页 |
4.3.1 实时数据库的建立 | 第30-32页 |
4.3.2 历史与曲线数据库的建立 | 第32-35页 |
4.3.3 事件数据库的建立 | 第35-36页 |
4.4 提高读写效率的方法 | 第36-38页 |
4.4.1 空间换时间 | 第36-37页 |
4.4.2 索引表 | 第37-38页 |
4.5 增强抗干扰能力的方法 | 第38-39页 |
4.5.1 降低空间关联 | 第38页 |
4.5.2 增加校验 | 第38-39页 |
4.5.3 固定存储区 | 第39页 |
4.6 USB 功能 | 第39-43页 |
4.6.1 FAT32 文件系统 | 第39-40页 |
4.6.2 FAT32 文件系统的移植 | 第40-41页 |
4.6.3 U 盘拷贝功能的实现 | 第41-43页 |
4.7 本章小结 | 第43-44页 |
第五章 远程通讯设计 | 第44-62页 |
5.1 “规约”的分析 | 第44-48页 |
5.1.1 链路层分析 | 第44-45页 |
5.1.2 应用层分析 | 第45-48页 |
5.2 “规约”的实现 | 第48-54页 |
5.2.1 物理层设计 | 第48-49页 |
5.2.2 数据链路层设计 | 第49-50页 |
5.2.3 时标获取与调整 | 第50-51页 |
5.2.4 曲线数据检索与异常处理 | 第51-54页 |
5.3 通讯方式 | 第54-58页 |
5.3.1 通讯方式的分析与选择 | 第54-55页 |
5.3.2 GPRS 模块的配置 | 第55-58页 |
5.4 增强抗干扰能力的方法 | 第58-61页 |
5.5 本章小结 | 第61-62页 |
第六章 系统测试 | 第62-71页 |
6.1 测试方案 | 第62页 |
6.2 主从通讯测试 | 第62-65页 |
6.2.1 测试目的与指标 | 第62页 |
6.2.2 测试方法与结论 | 第62-65页 |
6.3 数据库测试 | 第65-66页 |
6.3.1 测试目的与指标 | 第65-66页 |
6.3.2 测试方法与结论 | 第66页 |
6.4 本地与远程通讯测试 | 第66-68页 |
6.4.1 测试目的与指标 | 第66页 |
6.4.2 测试方法与结论 | 第66-68页 |
6.5 整机测试 | 第68-70页 |
6.6 本章小结 | 第70-71页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第71-72页 |
7.1 课题工作总结 | 第71页 |
7.2 课题工作展望 | 第71-72页 |
参考文献 | 第72-74页 |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 第74-75页 |
致谢 | 第7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