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医药、卫生论文--预防医学、卫生学论文--营养卫生、食品卫生论文--营养学论文

不同贮藏时期朝鲜族大酱的抗突变及抗肿瘤生理活性研究

摘要第5-7页
Abstract第7-9页
第一章 绪论第13-24页
    1.1 大酱及其产业现状第13-14页
    1.2 大酱的生理功能第14-18页
        1.2.1 抗氧化作用第14-15页
        1.2.2 降血压作用第15-16页
        1.2.3 降低血浆中胆固醇的作用第16-17页
        1.2.4 保护肝脏作用第17-18页
        1.2.5 防衰老作用第18页
    1.3 大酱抗突变活性研究现状第18-20页
    1.4 大酱抗肿瘤活性研究现状第20-21页
    1.5 不同贮藏时期大酱的变化第21-24页
        1.5.1 大酱发酵过程中水分的变化第22页
        1.5.2 大酱发酵过程中总酸及pH变化第22-23页
        1.5.3 大酱发酵过程中还原糖的变化第23页
        1.5.4 大酱发酵过程中氨基酸态氮及风味的变化第23页
        1.5.5 大酱发酵过程中微生物的变化第23-24页
第二章 朝鲜族大酱的成分分析第24-30页
    2.1 材料与方法第24-25页
        2.1.1 试验材料第24-25页
        2.1.2 试验方法第25页
    2.2 结果与分析第25-28页
        2.2.1 一般成分分析第25页
        2.2.2 无机盐分析第25-26页
        2.2.3 糖类分析第26页
        2.2.4 脂肪酸分析第26-27页
        2.2.5 氨基酸分析第27-28页
        2.2.6 一般微生物检测第28页
    2.3 结论第28-30页
第三章 不同贮藏时期朝鲜族大酱的抗突变活性研究第30-40页
    3.1 材料与方法第30-32页
        3.1.1 试验材料第30-31页
        3.1.2 试验方法第31-32页
        3.1.3 统计学方法第32页
    3.2 结果第32-37页
        3.2.1 Ames试验第32-36页
        3.2.2 小鼠骨髓细胞微核试验第36-37页
    3.3 讨论第37-38页
    3.4 结论第38-40页
第四章 不同贮藏时期朝鲜族大酱的抗肿瘤活性研究第40-50页
    4.1 材料与方法第40-42页
        4.1.1 试验材料第40-41页
        4.1.2 试验方法第41-42页
        4.1.3 统计学方法第42页
    4.2 结果第42-48页
        4.2.1 体外抗肿瘤试验第42-47页
        4.2.2 体内抗肿瘤试验第47-48页
    4.3 讨论第48-49页
    4.4 结论第49-50页
第五章 不同贮藏时期朝鲜族大酱中大豆异黄酮的含量分析第50-59页
    5.1 材料与方法第51-54页
        5.1.1 试验材料第51页
        5.1.2 试验方法第51-54页
    5.2 结果与分析第54-57页
        5.2.1 不同贮藏时期传统朝鲜族大酱中的含水量第54-55页
        5.2.2 不同贮藏时期传统朝鲜族大酱中大豆异黄酮含量的变化第55-57页
    5.3 结论第57-59页
第六章 结论第59-60页
参考文献第60-67页
致谢第67-68页
附录A(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目录)第68页

论文共68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室内意外跌落智能报警技术研究
下一篇:集中供热管网时序数据质量提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