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医药、卫生论文--内科学论文--全身性疾病论文--物理性损害论文--高空病、高山病、血氧缺乏病论文

短期高原暴露诱导人体骨骼肌萎缩分子调控机制的研究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6页
1 前言第9页
2 文献综述第9-17页
    2.1 高原低氧环境诱导的肌肉萎缩第9-10页
    2.2 调控肌肉蛋白合成与分解的主要调控通路第10-15页
        2.2.1 IGF1-AKT-FOXO第11-13页
        2.2.2 炎性细胞因子和NFκB信号通路第13-14页
        2.2.3 肌肉生长抑制素(Myostatin)与AKT的相互作用第14-15页
        2.2.4 糖皮质激素导致的肌肉萎缩以及蛋白质稳态的控制第15页
    2.3 低氧下肌肉蛋白合成与分解的调控第15-16页
    2.4 选题依据第16-17页
3 研究方法第17-30页
    3.1 受试者第17页
    3.2 研究方案及测试第17-28页
        3.2.1 身体成分测试第18页
        3.2.2 肌肉横截面积测试第18页
        3.2.3 肌肉活检第18页
        3.2.4 肌肉组织RNA提取第18-20页
        3.2.5 RNA质量检测第20页
        3.2.6 全基因组mRNA表达谱芯片实验流程第20-26页
        3.2.7 基因功能(GO)分析第26-27页
        3.2.8 调控通路分析(Pathway分析)第27页
        3.2.9 GO注释的共表达分析第27页
        3.2.10 转录因子与蛋白激酶预测第27-28页
    3.3 实时荧光定量PCR(RT-qPCR)第28-30页
    3.4 统计分析第30页
4 结果第30-79页
    4.1 高原暴露期间体重、晨脉、晨起SpO2的变化第30-33页
    4.2 体成分测试结果第33-34页
    4.3 MRI磁共振大腿肌肉横截面积结果第34-35页
    4.4 总RNA提取质量检测第35-37页
    4.5 高原暴露前后大腿股外侧肌中差异表达基因第37-46页
    4.6 RT-PCR结果验证第46-47页
    4.7 差异基因GO注释结果第47-55页
    4.8 GO条目的网络构建结果第55-56页
    4.9 非监督聚类分析结果第56-57页
    4.10 通路(Pathway)分析结果第57-67页
    4.11 转录因子预测结果第67-79页
5 讨论第79-90页
    5.1 高原环境造成的肌肉萎缩第79页
    5.2 高原期间体重、晨脉与SpO2的变化第79-80页
    5.3 短期高原暴露诱导肌肉萎缩表达谱的构建第80-81页
    5.4 泛素介导的蛋白水解途径在高原诱导骨骼肌萎缩中的作用第81-82页
    5.5 O型叉头转录因子(O-typeforkheadtranscriptionfactors,FOXO)对于MuRF1与MAFbx的转录调控第82页
    5.6 肌肉生长抑制素(Myostatin)在高原诱导骨骼肌萎缩中的调控第82-83页
    5.7 NFκB在肌肉萎缩过程中的调控第83-84页
    5.8 肌动蛋白细胞骨骼的调控通路中(RegulationofActinCytoskeleton)骨骼肌相关基因的变化第84-85页
    5.9 高原暴露对于PI3K-AKT通路的影响第85-86页
    5.10 低氧对于肌肉萎缩相关调控通路的影响第86-87页
    5.11 转录因子预测第87-88页
    5.12 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APK)可能是发挥关键调控作用的蛋白激酶第88-89页
    5.13 研究展望第89-90页
6 结论第90页
7 致谢第90-91页
参考文献第91-102页
个人简历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第102页

论文共102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CD147通过Cdc42信号促进肿瘤细胞迁移的分子机制研究
下一篇:橡胶树低温胁迫应答的生理和分子机制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