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社会科学总论论文--社会学论文--社会工作、社会管理、社会规划论文

团体动力理论在中职生社团培育中的应用研究--基于武汉市S职高社工服务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6页
1 绪论第9-23页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第9-11页
    1.2 文献及相关实务回顾第11-16页
    1.3 理论基础第16-18页
    1.4 研究思路第18-21页
    1.5 研究方法第21-23页
2 中职生社团现状分析第23-31页
    2.1 中职生社团现状第23-24页
    2.2 中职生社团问题及需求第24-27页
    2.3 总体介入方案设计第27-31页
3 团体萌芽阶段社团培育的动力形成第31-36页
    3.1 团体萌芽阶段的服务过程第31-33页
    3.2 萌芽阶段团体动力形成的影响因素第33-36页
4 团体运作阶段社团培育的动力发展第36-47页
    4.1 团体运作阶段的服务过程第36-40页
    4.2 运作阶段团体动力发展的影响因素第40-47页
5 团体展现阶段社团培育的动力延续第47-52页
    5.1 团体展现阶段的服务过程第47-48页
    5.2 展现阶段团体动力延续的影响因素第48-52页
6 团体动力应用于社团培育的作用分析第52-68页
    6.1 团体动力对社团培育小组组员的动力作用第52-59页
    6.2 团体动力对社团内部的动力作用第59-68页
7 结论与讨论第68-71页
    7.1 研究结论第68-69页
    7.2 研究不足第69-71页
致谢第71-72页
参考文献第72-75页
附录1 :访谈对象列表第75-76页
附录2 :社团培育小组效果评估问卷第76-80页
附录3 :社团成员对社团认同度的问卷调查第80-81页

论文共81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野漆树苷及其环糊精复合物的制备及表征
下一篇:新型石墨烯电磁吸波复合材料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