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7页 |
| Abstract | 第7-13页 |
| 第1章 绪论 | 第13-23页 |
| ·课题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13-17页 |
| ·纳米材料 | 第13-15页 |
| ·发光材料 | 第15-17页 |
| ·相关领域的研究现状 | 第17-20页 |
| ·Eu~(3+) 离子掺杂的纳米发光材料研究进展 | 第17-20页 |
| ·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和论文结构安排 | 第20-23页 |
| ·研究对象 | 第20页 |
| ·论文工作的主要内容 | 第20-22页 |
| ·论文的结构安排 | 第22-23页 |
| 第2章 色度学基础与稀土理论 | 第23-57页 |
| ·色度学基础 | 第23-31页 |
| ·亮度单位 | 第23-25页 |
| ·色坐标 | 第25-31页 |
| ·稀土离子4f~N组态的能级和跃迁 | 第31-37页 |
| ·能量传递相关理论 | 第37-38页 |
| ·Eu~(3+)的发光特点 | 第38-41页 |
| ·光谱测试 | 第41-57页 |
| ·发射光谱 | 第41-43页 |
| ·激发光谱 | 第43-45页 |
| ·吸收光谱 | 第45-46页 |
| ·漫反射光谱 | 第46-48页 |
| ·发光衰减 | 第48-52页 |
| ·发光效率 | 第52-57页 |
| 第3章 样品制备、表征方法与仪器 | 第57-61页 |
| ·常用的合成方法 | 第57-59页 |
| ·体材料的制备 | 第57-58页 |
| ·纳米材料的制备方法 | 第58-59页 |
| ·主要用到的试剂与实验设备规格型号 | 第59-60页 |
| ·主要表征手段及测试设备 | 第60-61页 |
| 第4章 新型红色发光材料La_3PO_7:Eu~(3+)合成及发光性质研究 | 第61-67页 |
| ·La_3PO_7:Eu~(3+)的制备 | 第61-62页 |
| ·结构表征 | 第62页 |
| ·光谱表征 | 第62-63页 |
| ·La_3PO_7:Eu~(3+)的色坐标 | 第63-64页 |
| ·La_3PO_7:Eu~(3+)的浓度猝灭 | 第64-65页 |
| ·本章小结 | 第65-67页 |
| 第5章 La_3PO_7:Eu~(3+)纳米晶的燃烧法合成及发光性质研究 | 第67-75页 |
| ·样品制备 | 第68页 |
| ·样品的合成和结构分析 | 第68-69页 |
| ·La_3PO_7:Eu~(3+)的荧光光谱 | 第69-74页 |
| ·色坐标 | 第74页 |
| ·本章小结 | 第74-75页 |
| 第6章 燃烧法制备的Gd_3PO_7:Eu~(3+)纳米球的发光特性研究 | 第75-85页 |
| ·材料制备 | 第75-76页 |
| ·结构和形貌表征 | 第76-78页 |
| ·发光光谱表征 | 第78-80页 |
| ·热稳定性及光辐照稳定性研究 | 第80-82页 |
| ·色坐标 | 第82-83页 |
| ·本章小结 | 第83-85页 |
| 第7章 纳米MMoO_4:Eu~(3+),Sm~(3+) (M=Ca,Sr,Ba)的制备及发光性质 | 第85-97页 |
| ·MMoO_4:Eu~(3+),Sm~(3+) (M=Ca, Sr, Ba)纳米结构的制备 | 第86页 |
| ·形貌和结构表征 | 第86-89页 |
| ·发光光谱与动力学过程表征 | 第89-96页 |
| ·本章小结 | 第96-97页 |
| 第8章 CaMoO_4:Eu~(3+),Sm~(3+)中Sm~(3+)向Eu~(3+)的能量传递 | 第97-107页 |
| ·材料制备 | 第98页 |
| ·晶体结构和形貌表征 | 第98-100页 |
| ·Sm~(3+)向Eu~(3+)的能量传递路径 | 第100-102页 |
| ·发光动力学过程研究 | 第102-106页 |
| ·本章小结 | 第106-107页 |
| 第9章 结论与展望 | 第107-109页 |
| ·结论 | 第107-108页 |
| ·展望 | 第108-109页 |
| 参考文献 | 第109-118页 |
| 在学期间学术成果情况 | 第118-121页 |
| 指导教师及作者简介 | 第121-123页 |
| 致谢 | 第123-12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