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8页 |
Abstract | 第8-13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3-23页 |
·有机电致发光(OEL)的发展历史 | 第13-16页 |
·有机光伏(OPV)和光探测器件(OPD)的发展历史 | 第16-20页 |
·本论文的研究内容 | 第20-23页 |
第2章 理论基础知识 | 第23-57页 |
·有机半导体的材料特性 | 第23-31页 |
·分子轨道和电子跃迁 | 第23-24页 |
·分子的吸收和激发 | 第24-25页 |
·激发态的多重性—荧光和磷光 | 第25-28页 |
·有机分子间的能量传递过程 | 第28-30页 |
·电荷在无定形有机固体分子间的传输 | 第30-31页 |
·OLED 器件 | 第31-38页 |
·OLED 的器件结构 | 第31-32页 |
·OLED 器件发光的基本过程 | 第32-33页 |
·电荷载流子的注入 | 第33-34页 |
·OLED 器件的电压-电流特性 | 第34-35页 |
·电荷载流子的复合及激子的产生 | 第35-36页 |
·OLED 器件的光耦合输出 | 第36页 |
·OLED 器件的性能参数及表征 | 第36-38页 |
·OLED 器件材料 | 第38-47页 |
·阳极材料 | 第38-39页 |
·空穴注入材料 | 第39-40页 |
·空穴传输材料 | 第40页 |
·空穴阻挡材料 | 第40-41页 |
·电子传输材料 | 第41页 |
·电子注入材料 | 第41页 |
·阴极材料 | 第41-42页 |
·发光材料 | 第42-47页 |
·OPV 和OPD 器件 | 第47-53页 |
·OPV 和OPD 的器件结构 | 第47-48页 |
·OPV 和OPD 器件的工作过程 | 第48-50页 |
·OPV 和OPD 器件的性能参数及表征 | 第50-51页 |
·OPV 器件的物理模型 | 第51-53页 |
·OPV 和OPD 器件材料 | 第53-57页 |
·电子给体材料 | 第54页 |
·电子受体材料 | 第54-55页 |
·光学空间层(Optical Spacer)材料 | 第55页 |
·激子阻挡层材料 | 第55-57页 |
第3章 酞菁铜近红外电致发光的敏化增强研究 | 第57-67页 |
·引言 | 第57-59页 |
·实验材料与器件制备 | 第59-61页 |
·样品测试及设备 | 第61-62页 |
·实验结果与分析 | 第62-66页 |
·酞菁铜的吸收光谱分析 | 第62-63页 |
·掺杂薄膜的瞬态衰减特性分析 | 第63-64页 |
·能量传递过程分析 | 第64-66页 |
·器件性能的优化 | 第66页 |
·小结 | 第66-67页 |
第4章 稀土配合物作为电子受体的激基复合物研究 | 第67-75页 |
·引言 | 第67-68页 |
·实验材料与器件制备测量 | 第68-70页 |
·实验所用的材料 | 第68-69页 |
·Re-complex 的合成 | 第69页 |
·器件的制备 | 第69-70页 |
·样品的测试 | 第70页 |
·实验结果与分析 | 第70-74页 |
·实验结果 | 第70-72页 |
·实验结果分析 | 第72-74页 |
·小结 | 第74-75页 |
第5章 双波长探测功能的有机紫外探测器研究 | 第75-87页 |
·引言 | 第75页 |
·实验材料与器件制备 | 第75-76页 |
·样品测试及设备 | 第76-77页 |
·实验结果与分析 | 第77-85页 |
·有机薄膜的吸收光谱和电极透射光谱分析 | 第77-78页 |
·器件的光电流响应光谱分析 | 第78-81页 |
·器件性能 | 第81-82页 |
·光谱分析 | 第82-85页 |
·小结 | 第85-87页 |
第6章 结论 | 第87-89页 |
参考文献 | 第89-95页 |
在学期间学术成果情况 | 第95-97页 |
指导教师及作者简介 | 第97-98页 |
致谢 | 第9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