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服复兴运动的审美与实践问题研究
摘要 | 第3-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绪论 | 第9-18页 |
一、研究背景与研究现状 | 第9-12页 |
(一) 研究背景 | 第9-10页 |
(二) 研究现状 | 第10-12页 |
二、研究意义 | 第12-16页 |
三、研究思路 | 第16-18页 |
第一章 汉服复兴运动的起源 | 第18-42页 |
第一节 传统汉服在现代的“复苏” | 第18-25页 |
一、汉服的定义 | 第18-22页 |
二、现代汉服体系的特点 | 第22-25页 |
第二节 以汉服为载体的民族文化复兴运动 | 第25-32页 |
一、汉服作为文化符号的特点 | 第25-30页 |
二、汉服与民族复兴运动的历史关系 | 第30-32页 |
第三节 汉服复兴运动的形成原因 | 第32-42页 |
一、族际场合中民族服饰空缺的刺激 | 第32-36页 |
二、以服饰加强身份认同 | 第36-40页 |
三、亚文化风格的建构 | 第40-42页 |
第二章 汉服复兴运动的发展 | 第42-62页 |
第一节 网络公共空间中的汉服复兴运动 | 第42-46页 |
一、汉服复兴运动在网络公共空间中的传播与影响 | 第42-44页 |
二、网络公共空间中的“汉服圈” | 第44-45页 |
三、社团化:线上与线下的融合 | 第45-46页 |
第二节 多重维度的汉服复兴运动实践 | 第46-53页 |
一、政治:从获得社会认可到提升汉服地位 | 第46-48页 |
二、文化:从仪式展览到汉式生活 | 第48-52页 |
三、经济:从私人自制到商品化 | 第52-53页 |
第三节 消费文化语境下的汉服复兴运动 | 第53-62页 |
一、作为消费符号的汉服 | 第54-55页 |
二、汉服“审美泛化”的现象 | 第55-58页 |
三、汉服消费人群的分化 | 第58-62页 |
第三章 汉服复兴运动的瓶颈 | 第62-80页 |
第一节 汉服复兴运动中的理论分歧 | 第62-70页 |
一、复兴:复古与创新的矛盾 | 第62-63页 |
二、形式:仪式化与生活化的矛盾 | 第63-65页 |
三、族际:华服与汉服的矛盾——以“华服日”为例 | 第65-70页 |
第二节 汉服复兴运动中的实践问题 | 第70-76页 |
一、汉服复兴运动的话语权问题 | 第71-72页 |
二、汉服复兴运动中的群体差异问题 | 第72-73页 |
三、汉服复兴运动中的生产消费问题 | 第73-76页 |
第三节 汉服复兴运动理论与实践的矛盾 | 第76-80页 |
一、汉服的时尚特性与文化复兴运动理念的矛盾 | 第76-78页 |
二、汉服文化的亚文化现状与融入主流文化目标的矛盾 | 第78-80页 |
结语 | 第80-83页 |
参考文献 | 第83-86页 |
致谢 | 第86-8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