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7页 |
abstract | 第7-9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3-18页 |
1.1 研究的背景 | 第13-14页 |
1.2 研究意义 | 第14页 |
1.3 研究方法和研究思路 | 第14-16页 |
1.3.1 研究方法 | 第14-15页 |
1.3.2 研究思路 | 第15-16页 |
1.4 研究内容及创新之处 | 第16-18页 |
1.4.1 研究内容 | 第16-17页 |
1.4.2 研究创新点 | 第17-18页 |
第2章 相关理论概述和国内外文献综述 | 第18-31页 |
2.1 相关理论概述 | 第18-20页 |
2.1.1 组织学习理论 | 第18页 |
2.1.2 社会交换理论 | 第18-19页 |
2.1.3 知识治理理论 | 第19-20页 |
2.2 隐性知识共享的研究综述 | 第20-26页 |
2.2.1 隐性知识的概念界定 | 第20-21页 |
2.2.2 隐性知识的分类 | 第21-22页 |
2.2.3 隐性知识共享的相关研究概述 | 第22-23页 |
2.2.4 隐性知识的共享机制 | 第23-24页 |
2.2.5 隐性知识共享的影响因素 | 第24-25页 |
2.2.6 隐性知识共享的测量维度 | 第25-26页 |
2.3 企业文化的研究综述 | 第26-28页 |
2.3.1 企业文化的概念界定 | 第26-27页 |
2.3.2 企业文化的测量维度 | 第27-28页 |
2.4 企业创新绩效的研究综述 | 第28-30页 |
2.4.1 企业绩效的概念界定 | 第28页 |
2.4.2 企业绩效的测量维度 | 第28-29页 |
2.4.3 企业创新绩效的概念界定 | 第29-30页 |
2.4.4 企业创新绩效的测量维度 | 第30页 |
小结 | 第30-31页 |
第3章 假设提出和理论模型构建 | 第31-41页 |
3.1 隐性知识共享、企业文化与创新绩效的构成要素分析 | 第31-34页 |
3.1.1 隐性知识共享的构成要素分析 | 第31-33页 |
3.1.2 企业文化的构成要素分析 | 第33-34页 |
3.1.3 企业创新绩效的构成要素分析 | 第34页 |
3.2 隐性知识共享、企业文化与企业创新绩效的研究假设 | 第34-39页 |
3.2.1 隐性知识共享与创新绩效关系的研究假设 | 第34-36页 |
3.2.2 企业文化调节作用的研究假设 | 第36-39页 |
3.3 理论模型构建 | 第39-40页 |
小结 | 第40-41页 |
第4章 研究设计和数据收集 | 第41-46页 |
4.1 量表的设计与变量测量 | 第41-43页 |
4.1.1 隐性知识共享量表设计 | 第41页 |
4.1.2 企业创新绩效量表设计 | 第41-42页 |
4.1.3 企业文化量表设计 | 第42-43页 |
4.2 问卷的设计 | 第43-44页 |
4.3 小样本预测试 | 第44-45页 |
4.4 问卷的正式发放与回收 | 第45页 |
小结 | 第45-46页 |
第5章 实证分析 | 第46-72页 |
5.1 描述性统计分析 | 第46-47页 |
5.2 数据检验分析 | 第47-52页 |
5.2.1 共同方法偏差检验 | 第48页 |
5.2.2 信度分析 | 第48-49页 |
5.2.3 效度分析 | 第49-52页 |
5.3 相关分析 | 第52-54页 |
5.4 回归分析 | 第54-71页 |
5.4.1 隐性知识共享变量与创新绩效变量回归分析 | 第54-58页 |
5.4.2 企业文化的调节效应检验 | 第58-71页 |
小结 | 第71-72页 |
第6章 研究结论与建议 | 第72-77页 |
6.1 研究结论 | 第72-74页 |
6.2 管理建议 | 第74-75页 |
6.3 研究的局限性与展望 | 第75-77页 |
参考文献 | 第77-85页 |
附录 A 调查问卷 | 第85-88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 第88-89页 |
致谢 | 第8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