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牌个性匹配度对品牌联合评价的影响--基于SCM模型的实证研究
摘要 | 第2-3页 |
Abstract | 第3页 |
1 绪论 | 第6-14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6-8页 |
1.1.1 现实背景 | 第6-7页 |
1.1.2 理论背景 | 第7-8页 |
1.2 研究意义 | 第8-9页 |
1.2.1 现实意义 | 第8页 |
1.2.2 理论意义 | 第8-9页 |
1.3 研究内容和思路方法 | 第9-14页 |
1.3.1 研究内容 | 第9-10页 |
1.3.2 研究思路 | 第10-13页 |
1.3.3 研究方法 | 第13-14页 |
2 文献综述 | 第14-23页 |
2.1 品牌联合评价 | 第14-18页 |
2.1.1 品牌联合评价的定义 | 第14-15页 |
2.1.2 品牌联合评价的衡量维度 | 第15-16页 |
2.1.3 品牌联合评价的理论机制 | 第16-17页 |
2.1.4 影响品牌联合评价的因素 | 第17-18页 |
2.2 品牌个性匹配度 | 第18-20页 |
2.2.1 品牌个性匹配度的定义 | 第18页 |
2.2.2 现有研究的矛盾点 | 第18-19页 |
2.2.3 品牌个性匹配度的研究方法 | 第19-20页 |
2.3 刻板印象内容模型 | 第20-21页 |
2.3.1 刻板印象内容模型的内涵及维度 | 第20页 |
2.3.2 刻板印象内容模型的四个基本假设 | 第20-21页 |
2.3.3 刻板印象内容模型与品牌个性 | 第21页 |
2.4 文献小节 | 第21-23页 |
3 研究假设与概念模型 | 第23-25页 |
3.1 研究假设 | 第23-24页 |
3.2 概念模型 | 第24-25页 |
4 研究设计 | 第25-34页 |
4.1 研究对象选择 | 第25-26页 |
4.2 变量操控与测量 | 第26-29页 |
4.2.1 品牌个性操纵 | 第26-27页 |
4.2.2 品牌个性测量 | 第27-28页 |
4.2.3 品牌联合评价测量 | 第28-29页 |
4.3 调研与量表修正 | 第29-32页 |
4.3.1 信度分析 | 第29-30页 |
4.3.2 探索性因子分析 | 第30-32页 |
4.4 正式调研及样本概况 | 第32-34页 |
5 研究一主效应检验 | 第34-40页 |
5.1 数据的信度效度分析 | 第34-36页 |
5.1.1 信度分析 | 第34-35页 |
5.1.2 探索性因子分析 | 第35-36页 |
5.2 研究设计 | 第36-37页 |
5.3 变量测量与操控检验 | 第37-38页 |
5.4 结果讨论 | 第38-40页 |
6 研究二:跨产品品牌联合的调节作用分析 | 第40-43页 |
6.1 研究设计 | 第40页 |
6.2 变量测量与操控检验 | 第40-41页 |
6.3 结果讨论 | 第41-43页 |
7 结论与展望 | 第43-46页 |
7.1 研究结论 | 第43-44页 |
7.2 研究创新点 | 第44页 |
7.3 管理启示 | 第44-45页 |
7.4 研究局限与展望 | 第45-46页 |
参考文献 | 第46-49页 |
附录 A 品牌联合评价问卷调查表(预调研) | 第49-52页 |
附录 B 品牌联合评价问卷调查表(正式问卷1) | 第52-55页 |
附录 C 品牌联合评价问卷调查表(正式问卷2) | 第55-58页 |
致谢 | 第58-6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