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无线电电子学、电信技术论文--电子对抗(干扰及抗干扰)论文--干扰论文

无线通信中栅格干扰对齐的研究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页
专用术语注释表第8-9页
第一章 绪论第9-17页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第9-11页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1-13页
    1.3 干扰对齐介绍第13-16页
        1.3.1 干扰对齐分类第13-14页
        1.3.2 干扰对齐性能指标第14-16页
    1.4 论文结构与安排第16-17页
第二章 栅格干扰对齐的基础理论第17-32页
    2.1 格基础第17-23页
        2.1.1 格与无线通信第17-18页
        2.1.2 格理论第18-21页
        2.1.3 嵌套格码第21-23页
    2.2 系统信道模型第23-31页
        2.2.1 高斯信道模型第23-25页
        2.2.2 确定性信道模型第25-31页
    2.3 本章小结第31-32页
第三章 栅格与计算转发第32-48页
    3.1 格码在信道中的应用第32-37页
        3.1.1 格码在AWGN信道中的使用第32-35页
        3.1.2 格码在确定性信道的使用第35-36页
        3.1.3 基于嵌套格码的信道编码第36-37页
    3.2 计算转发框架第37-45页
        3.2.1 传输过程第37-41页
        3.2.2 在双向中继信道中的性能分析第41-43页
        3.2.3 迫整干扰对齐第43-45页
    3.3 仿真结果与分析第45-47页
    3.4 本章小结第47-48页
第四章 干扰对齐分析第48-59页
    4.1 信号空间干扰对齐第48-51页
        4.1.1 数学分析第48-50页
        4.1.2 实现方法第50-51页
    4.2 栅格干扰对齐第51-54页
        4.2.1 数学分析第51-53页
        4.2.2 格码与随机码的性能比较第53-54页
    4.3 干扰对齐方式的对比第54-56页
    4.4 仿真结果与分析第56-58页
    4.5 本章小结第58-59页
第五章 栅格干扰对齐设计方案第59-66页
    5.1 方案一第59-62页
        5.1.1 栅格维度与误码率的关系第59-61页
        5.1.2 仿真结果与分析第61-62页
    5.2 新的分层信号设计第62-64页
    5.3 仿真结果与分析第64-65页
    5.4 本章小结第65-66页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第66-68页
参考文献第68-71页
附录1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申请的专利第71-72页
附录2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参加的科研项目第72-73页
致谢第73页

论文共73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空地运动体协同组网系统的研究
下一篇:H2H与M2M共存场景下上行资源分配算法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