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专用术语注释表 | 第9-11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1-17页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第11-13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3-14页 |
1.3 本文主要内容和结构安排 | 第14-17页 |
1.3.1 论文的研究内容 | 第14-15页 |
1.3.2 论文的结构安排 | 第15-17页 |
第二章 相关背景知识介绍 | 第17-25页 |
2.1 H2H与M2M共存场景下资源分配概述 | 第17-21页 |
2.1.1 系统架构与挑战 | 第17-19页 |
2.1.2 资源分配内容与目标 | 第19-21页 |
2.2 网络虚拟化概述 | 第21-23页 |
2.2.1 网络虚拟化模型 | 第21-22页 |
2.2.2 网络虚拟化特点 | 第22-23页 |
2.3 背包问题模型 | 第23-24页 |
2.3.1 背包问题模型概述 | 第23-24页 |
2.3.2 背包问题模型变种 | 第24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24-25页 |
第三章 H2H与M2M共存场景下基于背包模型的上行资源分配算法 | 第25-36页 |
3.1 系统模型 | 第25-28页 |
3.1.1 网络模型及问题描述 | 第25-27页 |
3.1.2 业务优先级队列 | 第27-28页 |
3.2 资源分配算法 | 第28-32页 |
3.2.1 H2H和时延敏感的M2M用户队列的资源调度 | 第28-31页 |
3.2.2 非时延M2M用户队列的资源调度 | 第31-32页 |
3.3 仿真结果与分析 | 第32-35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35-36页 |
第四章 5G网络中基于虚拟化的的上行资源分配算法 | 第36-45页 |
4.1 系统模型 | 第38-40页 |
4.1.1 问题描述 | 第38-39页 |
4.1.2 系统模型 | 第39页 |
4.1.3 OFDMA与NOMA的差异 | 第39-40页 |
4.2 相资源分配算法 | 第40-43页 |
4.2.1 算法描述 | 第40-42页 |
4.2.2 算法求解 | 第42-43页 |
4.3 仿真结果与分析 | 第43-44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44-45页 |
第五章 超密集无线网络资源管理与控制平台 | 第45-62页 |
5.1 系统应用与架构 | 第45-46页 |
5.1.1 应用场景 | 第45页 |
5.1.2 系统框架 | 第45-46页 |
5.2 系统设计与实现 | 第46-48页 |
5.2.1 系统开发环境 | 第46-47页 |
5.2.2 系统工作流程 | 第47-48页 |
5.3 OpenSC协议 | 第48-57页 |
5.3.1 握手模块 | 第49页 |
5.3.2 Heartbeat心跳模块 | 第49-50页 |
5.3.3 Error错误上报模块 | 第50-52页 |
5.3.4 eNodeB小基站配置参数模块 | 第52-53页 |
5.3.5 UE及eNodeB资源参数模块 | 第53-55页 |
5.3.6 eNodeB小基站控制模块 | 第55-57页 |
5.4 资源管理与控制平台测试 | 第57-61页 |
5.4.1 Hello握手模块测试 | 第58页 |
5.4.2 配置参数模块测试 | 第58-60页 |
5.4.3 UE及eNodeB资源参数模块测试 | 第60页 |
5.4.4 控制模块测试 | 第60-61页 |
5.5 本章小结 | 第61-62页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第62-64页 |
6.1 总结 | 第62页 |
6.2 展望 | 第62-64页 |
参考文献 | 第64-67页 |
附录1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撰写的论文 | 第67-68页 |
附录2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申请的专利 | 第68-69页 |
附录3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参加的科研项目 | 第69-70页 |
致谢 | 第7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