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学论文--世界文学论文--作品评论和研究论文--小说论文

伍尔夫与陈染小说“姐妹情谊”主题比较研究

中文摘要第3-4页
Abstract第4页
绪论第7-16页
    第一节 研究缘起第7-8页
    第二节 研究概况第8-14页
        一、国内研究现状第8-12页
        二、国外研究概况第12-14页
    第三节 研究方法及理论第14-16页
        一、研究方法第14-15页
        二、研究理论第15-16页
第一章 伍尔夫与陈染“姐妹情谊”主题书写之异同第16-32页
    第一节 母女情谊第18-21页
        一、相同命运下的母女相依第18-20页
        二、母女情谊的不同第20-21页
    第二节 女性同盟第21-24页
        一、构筑统一的女性乌托邦第21-22页
        二、不同结局的女性乌托邦第22-24页
    第三节 同性之爱第24-32页
        一、同性之爱的慰藉第24-27页
        二、同性之爱的不同归处第27-32页
第二章 伍尔夫与陈染“姐妹情谊”主题书写异同之成因第32-45页
    第一节 相同之成因第32-39页
        一、社会文化的既定传统第32-35页
        二、同命相连的人生经历第35-36页
        三、文学自身因素第36-39页
    第二节 相异之成因第39-45页
        一、异质文化的差异第39-41页
        二、人生路口的选择第41页
        三、文学自身因素第41-45页
第三章 伍尔夫与陈染“姐妹情谊”主题书写的价值及意义第45-52页
    第一节 “姐妹情谊”主题书写的意义第45-49页
        一、修正女性情感第45页
        二、确立身份认同第45-46页
        三、构建两性和谐秩序第46页
        四、丰富女性主义文学内涵第46-47页
        五、对女性主义文学的启示第47-49页
    第二节 陈染与伍尔夫的借鉴与超越第49-52页
        一、伍尔夫与陈染“姐妹情谊”主题书写比较的意义第49-50页
        二、陈染对伍尔夫的超越第50-52页
结语第52-54页
参考文献第54-58页
致谢第58-59页
个人简历第59页

论文共59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文化他者对中国图景的再现--论《江城》中的伦理书写
下一篇:谭恩美小说中的华裔身份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