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自动化技术、计算机技术论文--计算技术、计算机技术论文--计算机的应用论文--信息处理(信息加工)论文--模式识别与装置论文

基于判别模型的目标跟踪算法研究

摘要第5-6页
Abstract第6-7页
第1章 绪论第10-15页
    1.1 课题背景及研究的目的和意义第10-11页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1-13页
    1.3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及论文组织结构第13-15页
第2章 目标跟踪算法概述第15-22页
    2.1 目标跟踪算法的分类第15-17页
        2.1.1 基于生成模型的目标跟踪第15-16页
        2.1.2 基于判别模型的目标跟踪第16-17页
    2.2 典型的判别模型方法第17-21页
        2.2.1 核相关滤波器的高速跟踪第17-19页
        2.2.2 基于熵最小化的鲁棒性跟踪第19-21页
    2.3 本章小结第21-22页
第3章 基于多层级卷积特征的目标跟踪算法研究第22-36页
    3.1 多层级的卷积特征第22-27页
        3.1.1 不同宿主的多层级卷积特征第22-23页
        3.1.2 不同层级下的卷积特征第23-27页
    3.2 多层级的相关滤波第27-28页
    3.3 实验结果与分析第28-35页
        3.3.1 目标跟踪的评价标准介绍第28-31页
        3.3.2 实验结果的客观评价第31-33页
        3.3.3 实验结果的主观评价第33-35页
    3.4 本章小结第35-36页
第4章 基于内容感知深度特征压缩的高速目标跟踪第36-52页
    4.1 算法概述第36-37页
    4.2 内容感知网络的自动编码器第37-41页
        4.2.1 自动编码器原理第37-39页
        4.2.2 常见的自动编码器第39-40页
        4.2.3 基于内容感知的自动编码器第40-41页
    4.3 内容感知深度特征的模型与网络构建第41-44页
        4.3.1 内容感知深度特征压缩的模型构建第42-43页
        4.3.2 内容感知深度特征压缩的网络设计第43-44页
    4.4 基于感知网络的目标跟踪第44-46页
        4.4.1 参数的初始化第44-45页
        4.4.2 视频序列的实时跟踪第45-46页
    4.5 实验结果与分析第46-51页
        4.5.1 实验结果的客观评价第46-49页
        4.5.2 实验结果的主观评价第49-51页
    4.6 本章小结第51-52页
结论第52-53页
参考文献第53-58页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成果第58-59页
致谢第59页

论文共59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基于针体识别和针尖位姿预测的柔性针轨迹控制
下一篇:多边形生成合并及布尔运算算法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