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页 |
第1章 绪论 | 第7-13页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7-8页 |
1.2 文献综述 | 第8-9页 |
1.3 研究内容 | 第9-11页 |
1.4 创新点 | 第11-13页 |
第2章 教育大数据开放的内涵 | 第13-25页 |
2.1 教育大数据 | 第13-19页 |
2.1.1 大数据的定义及特点 | 第13-14页 |
2.1.2 教育大数据的内涵及特性 | 第14-16页 |
2.1.3 教育大数据的分类与结构 | 第16-17页 |
2.1.4 教育大数据开放的价值 | 第17-19页 |
2.2 教育大数据开放战略的构成要素 | 第19-25页 |
2.2.1 教育大数据开放的战略主体 | 第19-20页 |
2.2.2 教育大数据开放的战略客体 | 第20-21页 |
2.2.3 教育大数据开放的安全管理 | 第21-23页 |
2.2.4 教育大数据开放的技术手段 | 第23-25页 |
第3章 教育大数据开放战略中的博弈思维 | 第25-33页 |
3.1 博弈的概念及模型 | 第25-26页 |
3.1.1 概念 | 第25页 |
3.1.2 模型 | 第25-26页 |
3.2 教育大数据中数据传输的博弈思维 | 第26-29页 |
3.2.1 信号传输与数据传输 | 第26-27页 |
3.2.2 信号传输博弈与数据传输博弈 | 第27-29页 |
3.3 教育大数据开放战略的战略主体间博弈 | 第29-33页 |
3.3.1 政府与公众间的博弈 | 第29-30页 |
3.3.2 政府与第三方机构间的博弈 | 第30页 |
3.3.3 政府与媒体间的博弈 | 第30-33页 |
第4章 教育大数据开放战略模型的运行机制 | 第33-51页 |
4.1 教育大数据开放战略模型的理论基础与方法 | 第33-34页 |
4.1.1 戴维·伊斯顿模型 | 第33-34页 |
4.1.2 系统科学方法 | 第34页 |
4.2 教育大数据开放战略模型的构建 | 第34-40页 |
4.2.1 基于戴维·伊斯顿模型的战略模型 | 第35-36页 |
4.2.2 教育大数据开放战略模型的战略系统 | 第36-38页 |
4.2.3 教育大数据开放战略模型的环境系统 | 第38-40页 |
4.3 教育大数据开放战略模型的评估 | 第40-51页 |
4.3.1 教育大数据开放战略模型评估的原则及标准 | 第40-42页 |
4.3.2 教育大数据开放战略模型评估的指标体系 | 第42-49页 |
4.3.3 教育大数据开放战略模型的评估方法 | 第49-51页 |
第5章 天津市教育大数据开放战略模型探析 | 第51-61页 |
5.1 天津市教育大数据的开放现状 | 第51页 |
5.2 天津市教育大数据开放战略模型的构建 | 第51-53页 |
5.3 天津市教育大数据开放战略模型的评估 | 第53-57页 |
5.4 天津市教育大数据开放战略设计的对策建议 | 第57-61页 |
5.4.1 构建天津市教育大数据开放共享平台 | 第57-58页 |
5.4.2 开发天津市教育大数据的核心技术 | 第58-59页 |
5.4.3 营造天津市教育大数据开放的良好环境 | 第59-61页 |
参考文献 | 第61-65页 |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 第65-67页 |
致谢 | 第6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