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法律论文--中国法律论文--劳动法论文

在校生劳动者主体资格认定实证研究

内容摘要第4-6页
abstract第6-7页
引言第9-14页
一、问题的提出第14-16页
二、实践样态:样本案件的裁判思路分析第16-34页
    (一)普遍存在以学生身份否认在校生劳动者主体资格的倾向第16-25页
    (二)适用规范依据存在混乱性、选择性与机械化第25-31页
    (三)裁判理由明显失衡:重形式,轻实质第31-34页
三、追根溯源:司法裁判结果乱象的深层次原因第34-48页
    (一)理论因素:价值的缺乏与观点的分歧第34-37页
    (二)法律关系因素:所涉法律关系本身存在的复杂性第37-43页
    (三)立法因素:在校生劳动者主体资格相关规范的混乱第43-45页
    (四)司法因素:裁判主体对劳动关系实质特征的忽视第45-48页
四、冲突消解:路径选择与规则完善第48-57页
    (一)理论层面:重申倾斜保护原则与选择“折衷说”第48-50页
    (二)法律关系层面:确定在校生提供劳务类型的区分标准第50-51页
    (三)立法层面:对在校生劳动者主体资格相关规范进行调整第51-53页
    (四)司法层面:确立“统一标准,分类定性”裁判思路第53-57页
结语第57-58页
参考文献第58-62页
致谢第62页

论文共62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劳动规章制度合理性认定问题研究
下一篇:困境与出路:同工同酬适用实证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