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化学工业论文--硅酸盐工业论文--陶瓷工业论文--陶瓷制品论文--工业用陶瓷论文

耐超高温碳化硅基陶瓷纤维的制备探索与性能研究

摘要第4-6页
Abstract第6-7页
第一章 绪论第18-37页
    1.1 碳化硅纤维的研究背景第18-19页
    1.2 碳化硅纤维的制备方法第19-20页
    1.3 碳化硅纤维的研究概况第20-23页
        1.3.1 改变交联工艺第21-22页
        1.3.2 引入烧结助剂,采用高温烧结第22-23页
    1.4 碳化硅纤维的高温氧化行为研究第23-27页
        1.4.1 活性氧化和惰性氧化第24-25页
        1.4.2 影响碳化硅材料氧化过程的因素第25-27页
    1.5 本论文的研究思路及内容第27-28页
    本章参考文献第28-37页
第二章 实验第37-49页
    2.1 实验材料及仪器设备第37-39页
        2.1.1 实验原材料和试剂第37-38页
        2.1.2 实验设备和仪器第38-39页
    2.2 TB-Ⅱ型硼改性聚钛碳硅烷先驱体的合成第39-40页
        2.2.1 含钛的有机硅高分子合成第39-40页
        2.2.2 硼改性聚钛碳硅烷先驱体(TB-Ⅱ型先驱体)的合成第40页
    2.3 硼改性含钛聚碳硅烷(TB-Ⅱ型)高分子纤维的制备第40-42页
        2.3.1 熔融脱泡第40-41页
        2.3.2 高分子先驱体的熔融纺丝第41-42页
        2.3.3 先驱体纤维的不熔化处理第42页
            2.3.3.1 先驱体纤维的氧化预交联第42页
            2.3.3.2 氧化预交联高分子纤维的进一步无氧气氛热交联第42页
    2.4 高分子不熔化纤维的热解与烧结第42-43页
        2.4.1 热解第42页
        2.4.2 烧结第42-43页
    2.5 分析与表征第43-48页
        2.5.1 软化点测试第43页
        2.5.2 红外(FT-IR)光谱测试第43页
        2.5.3 粉末X射线衍射(XRD)测试第43-44页
        2.5.4 陶瓷产率测试第44页
        2.5.5 力学性能测试第44-45页
        2.5.6 扫描电镜(SEM)测试第45-46页
        2.5.7 凝胶含量测试第46-47页
        2.5.8 钛、硼元素含量测试第47-48页
        2.5.9 俄歇电子能谱(AES)测试第48页
    本章参考文献第48-49页
第三章 TB-Ⅰ型含钛硼碳化硅纤维高温氧化行为研究第49-80页
    3.1 前言第49-51页
    3.2 TB-Ⅰ型含钛硼碳化硅纤维的性能第51-53页
    3.3 钛硼含量对碳化硅纤维抗氧化性能的影响第53-56页
        3.3.1 氧化前后质量变化第53页
        3.3.2 氧化前后残余强度变化第53-55页
        3.3.3 扫描电镜(SEM)分析第55页
        3.3.4 粉末X射线衍射(XRD)分析第55-56页
        3.3.5 化学组成分析第56页
    3.4 氧化温度对碳化硅纤维结构与性能的影响第56-64页
        3.4.1 纤维氧化前后质量变化第57-58页
        3.4.2 纤维氧化后的残余强度变化第58-60页
        3.4.3 纤维氧化后扫描电镜(SEM)分析第60-62页
        3.4.4 粉末X射线衍射(XRD)分析第62-64页
        3.4.5 化学组成分析第64页
    3.5 氧化时间对碳化硅纤维结构及性能的影响第64-73页
        3.5.1 纤维氧化前后质量变化第64-65页
        3.5.2 纤维氧化前后残余力学强度变化第65-67页
        3.5.3 纤维氧化前后的形貌(SEM)分析第67-70页
        3.5.4 粉末X射线衍射(XRD)分析第70-71页
        3.5.5 化学组成分析第71-73页
        3.5.6 俄歇电子能谱(AES)分析第73页
    3.6 碳化硅纤维氧化失效机理第73-75页
    3.7 本章小结第75-76页
    本章参考文献第76-80页
第四章 TB-Ⅱ型含钛硼碳化硅纤维的制备和研究第80-110页
    4.1 前言第80-83页
    4.2 硼改性聚钛碳硅烷(TB-Ⅱ)的合成和表征第83-88页
        4.2.1 硼源的选取第83-84页
        4.2.2 硼改性聚钛碳硅烷(TB-Ⅱ)先驱体的红外(IR)分析第84-86页
        4.2.3 TB-Ⅱ高分子的分子量及分布第86页
        4.2.4 核磁共振谱(NMR)分析第86-88页
    4.3 硼改性聚钛碳硅烷(TB-Ⅱ)高分子纤维的氧化预交联第88-93页
        4.3.1 理论增重量第88-89页
        4.3.2 凝胶含量第89-91页
        4.3.3 红外光谱(IR)分析第91-92页
        4.3.4 钛硼含量对高分子纤维氧化预交联的影响第92-93页
    4.4 硼改性聚钛碳硅烷(TB-Ⅱ-2)氧化预交联纤维的进一步热交联第93-96页
        4.4.1 进一步热交联第93-94页
        4.4.2 凝胶含量第94页
        4.4.3 红外光谱(IR)分析第94-96页
    4.5 TB-Ⅱ-2不熔化高分子纤维的热解第96-102页
        4.5.1 陶瓷产率分析第97-98页
        4.5.2 力学性能分析第98页
        4.5.3 扫描电镜(SEM)分析第98-100页
        4.5.4 粉末X射线衍射(XRD)分析第100页
        4.5.5 红外光谱(IR)分析第100-101页
        4.5.6 俄歇电子能谱(AES)分析第101-102页
    4.6 TB-Ⅱ不熔化高分子纤维的直接高温烧结第102-105页
        4.6.1 力学性能分析第102-103页
        4.6.2 扫描电镜(SEM)分析第103-104页
        4.6.3 粉末X射线衍射(XRD)测试第104-105页
    4.7 本章小结第105-106页
    本章参考文献第106-110页
第五章 TB-Ⅲ型含钛硼高分子先驱体的制备研究第110-119页
    5.1 前言第110页
    5.2 新型硼改性聚钛碳硅烷(TB-Ⅲ)先驱体的合成与表征第110-113页
        5.2.1 硼改性聚钛碳硅烷(TB-Ⅲ-1)的合成第110-111页
        5.2.2 红外光谱(IR)分析第111-112页
        5.2.3 分子量及其分布第112页
        5.2.4 核磁共振谱(NMR)分析第112-113页
    5.3 硼改性聚钛碳硅烷(TB-Ⅲ)的熔融纺丝第113-116页
        5.3.1 熔融脱泡第113-114页
        5.3.2 纺丝性能第114页
        5.3.4 高分子纤维红外(IR)分析第114-116页
        5.3.5 扫描电镜(SEM)分析第116页
    5.4 纺丝失败分析第116-117页
    5.5 本章小结第117页
    本章参考文献第117-119页
第六章 结果与展望第119-121页
    6.1 总结第119页
    6.2 展望第119-121页
致谢第121-122页
附录: 硕士期间发表成果第122页

论文共122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石墨相氮化碳的改性与表征及其光催化分解水制氢的研究
下一篇:近室温碳质复合催化剂催化甲酸分解制氢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