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连烟台街项目保护与更新研究
摘要 | 第2-3页 |
Abstract | 第3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7-10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7页 |
1.2 研究内容 | 第7页 |
1.3 研究目的及意义 | 第7-8页 |
1.3.1 目的 | 第7-8页 |
1.3.2 意义 | 第8页 |
1.4 研究过程及方法 | 第8-9页 |
1.4.1 研究过程 | 第8页 |
1.4.2 研究的方法 | 第8-9页 |
1.5 国内外理论研究 | 第9-10页 |
1.5.1 国际发展理论研究 | 第9-10页 |
1.5.2 国内理论发展研究 | 第10页 |
第二章 历史文化街区相关概念 | 第10-18页 |
2.1 历史文化街区的概念及相关概念 | 第10-12页 |
2.1.1 西方世界对城市历史文化街区概念的定义 | 第11页 |
2.1.2 我国对城市历史文化街区概念的定义 | 第11-12页 |
2.2 历史文化街区的价值及意义 | 第12-13页 |
2.2.1 历史文化街区的价值 | 第12页 |
2.2.2 历史文化街区的意义 | 第12-13页 |
2.3 历史文化街区保护的内容 | 第13-15页 |
2.3.1 街区本体建筑及空间环境的保护 | 第13页 |
2.3.2 街区人文环境及历史文脉的传承 | 第13-14页 |
2.3.3 街区整体空间环境的功能复兴 | 第14-15页 |
2.4 保护原则 | 第15-16页 |
2.4.1 历史街区设计导则的特征 | 第15页 |
2.4.2 历史街区设计导则的基本功能 | 第15-16页 |
2.5 目前我国历史街区再生存在的问题 | 第16-18页 |
第三章 大连烟台街项目保护与更新策略研究 | 第18-29页 |
3.1 基本框架 | 第18页 |
3.2 结合现状调研,优化空间层次 | 第18-22页 |
3.3 物质更新 | 第22-23页 |
3.3.1 建筑更新 | 第22-23页 |
3.3.2 基础设施更新 | 第23页 |
3.4 功能重整 | 第23-25页 |
3.4.1 增强功能多样性 | 第23-25页 |
3.4.2 提高功能的融合性 | 第25页 |
3.5 公共空间活化 | 第25-26页 |
3.5.1 街道空间的活化 | 第25-26页 |
3.5.2 广场空间的活化 | 第26页 |
3.6 文化重塑 | 第26-28页 |
3.6.1 延续传统的空间肌理 | 第27页 |
3.6.2 塑造特色文化景观 | 第27-28页 |
3.7 本章小节 | 第28-29页 |
第四章 大连烟台街现状及更新设计分析研究 | 第29-50页 |
4.1 大连烟台街区项目概述及其历史沿革 | 第29-35页 |
4.1.1 区位环境分析 | 第30-31页 |
4.1.2 人口现状 | 第31页 |
4.1.3 现状用地分析 | 第31-32页 |
4.1.4 现状建筑分析 | 第32-33页 |
4.1.5 环境现状 | 第33页 |
4.1.6 居民生活环境与意向分析 | 第33-35页 |
4.2 大连烟台街区项目保护与更新设计 | 第35-48页 |
4.2.1 整体规划指导思想 | 第35页 |
4.2.2 周边环境业态分析 | 第35-36页 |
4.2.3 项目的设计定位依据 | 第36-38页 |
4.2.4 特色精品酒店的规模及可持续发展 | 第38-39页 |
4.2.5 项目整体设计方案 | 第39-42页 |
4.2.6 规划设计及其他设计 | 第42页 |
4.2.7 项目修缮方案研究 | 第42-47页 |
4.2.8 项目结构加固方案研究 | 第47-48页 |
4.3 小结 | 第48-50页 |
第五章 大连烟台街项目成果研究 | 第50-58页 |
5.1 项目保护与更新前后的对比 | 第50-54页 |
5.1.1 建筑对比 | 第50-52页 |
5.1.2 景观对比 | 第52-54页 |
5.2 建立完善的历史文化街区保护体系 | 第54-55页 |
5.3 建立完善的历史文化街区保护内容的评价体系 | 第55-56页 |
5.4 处理好保护与更新的关系 | 第56页 |
5.5 发掘街区的文化特色 | 第56-57页 |
5.6 保护居民利益,激发街区活力 | 第57页 |
5.7 小结 | 第57-58页 |
参考文献 | 第58-59页 |
致谢 | 第59-6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