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1-12页 |
ABSTRACT | 第12-13页 |
1 绪论 | 第14-28页 |
1.1 研究背景及问题的提出 | 第14-16页 |
1.1.1 “互联网+”时代促使在线教育的广泛兴起 | 第14页 |
1.1.2 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的深度融合 | 第14-15页 |
1.1.3 MOOC热潮下对高校教学模式的创新发展 | 第15页 |
1.1.4 SPOC——解决现存教学问题的新途径 | 第15-16页 |
1.1.5 问题的提出 | 第16页 |
1.2 研究内容、目的和意义 | 第16-18页 |
1.2.1 研究内容 | 第16-17页 |
1.2.2 研究目的 | 第17页 |
1.2.3 研究意义 | 第17-18页 |
1.3 研究文献综述 | 第18-25页 |
1.3.1 国外SPOC研究综述 | 第19-21页 |
1.3.2 国内SPOC研究综述 | 第21-25页 |
1.4 研究方法和研究思路 | 第25-28页 |
1.4.1 文献研究法 | 第25页 |
1.4.2 行动研究法 | 第25页 |
1.4.3 调查研究法 | 第25-26页 |
1.4.4 研究思路 | 第26-28页 |
2 相关概念界定及理论基础 | 第28-32页 |
2.1 相关概念界定 | 第28-30页 |
2.1.1 SPOC概述 | 第28-29页 |
2.1.2 教学模式概述 | 第29-30页 |
2.2 研究理论基础 | 第30-32页 |
2.2.1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 第30页 |
2.2.2 深度学习理论 | 第30-31页 |
2.2.3 混合学习理论 | 第31-32页 |
3 基于SPOC的高校课堂教学模式设计 | 第32-41页 |
3.1 SPOC的优势分析 | 第32-33页 |
3.2 SPOC教学模式的设计依据 | 第33-36页 |
3.2.1 坚持以学生为知识建构中心的原则 | 第34页 |
3.2.2 坚持以教师为学习指导中心的原则 | 第34页 |
3.2.3 坚持课程内容模块化组织的原则 | 第34-35页 |
3.2.4 坚持教学活动设计的灵活性原则 | 第35页 |
3.2.5 坚持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的原则 | 第35-36页 |
3.3 SPOC教学模式设计 | 第36-41页 |
3.3.1 SPOC教学模式的构建 | 第36页 |
3.3.2 SPOC限制性准入 | 第36-37页 |
3.3.3 前端分析 | 第37-38页 |
3.3.4 教学资源设计 | 第38-39页 |
3.3.5 教学活动设计 | 第39-40页 |
3.3.6 教学评价设计 | 第40-41页 |
4 基于SPOC的高校课堂教学模式实践研究 | 第41-69页 |
4.1 《信息化教学环境应用》课程教学前端分析 | 第41-47页 |
4.1.1 课程教学现状分析 | 第41页 |
4.1.2 学习者分析 | 第41-45页 |
4.1.3 教学目标分析 | 第45页 |
4.1.4 教学内容分析 | 第45-46页 |
4.1.5 教学环境分析 | 第46-47页 |
4.2 《信息化教学环境应用》课程教学资源设计与开发 | 第47-48页 |
4.3 SPOC教学模式在《信息化教学环境应用》中的教学实践 | 第48-69页 |
4.3.1 行动研究总体方案设计 | 第48-50页 |
4.3.2 第一轮行动研究 | 第50-58页 |
4.3.3 第二轮行动研究 | 第58-67页 |
4.3.4 行动研究总结 | 第67-69页 |
5 SPOC教学模式实践效果分析及改进建议 | 第69-81页 |
5.1 SPOC教学模式实践效果分析 | 第69-78页 |
5.1.1 学习者学习情况调查与分析 | 第69-72页 |
5.1.2 课程学习满意度调查与分析 | 第72-75页 |
5.1.3 教师访谈 | 第75-76页 |
5.1.4 学生访谈 | 第76-78页 |
5.1.5 实践效果总结 | 第78页 |
5.2 SPOC教学模式实践中的问题与改进建议 | 第78-81页 |
5.2.1 SPOC教学模式实践中存在的问题 | 第78-79页 |
5.2.2 SPOC教学模式改进建议 | 第79-81页 |
6 结语 | 第81-83页 |
6.1 研究结论 | 第81-82页 |
6.2 研究不足与展望 | 第82-83页 |
参考文献 | 第83-86页 |
附录 | 第86-92页 |
附录一:课程学习者学习状况和SPOC学习需求调查问卷 | 第86-88页 |
附录二:微课教学设计模板 | 第88-89页 |
附录三:基于SPOC的高校课堂教学模式实践效果调查问卷 | 第89-91页 |
附录四:访谈提纲 | 第91-92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第92-93页 |
致谢 | 第9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