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1 绪论 | 第10-28页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10-11页 |
1.2 大塑性变形超细晶金属材料的制备简介 | 第11-14页 |
1.2.1 等径通道挤压法(ECAP) | 第11-12页 |
1.2.2 累积叠轧(ARB) | 第12页 |
1.2.3 高速扭转法(HPT) | 第12-13页 |
1.2.4 化学气相沉积法(CVD) | 第13-14页 |
1.3 ECAP超细晶材料的组织结构 | 第14-17页 |
1.3.1 ECAP超细晶的组织特征 | 第14页 |
1.3.2 ECAP道次对微观组织的影响 | 第14-17页 |
1.4 ECAP超细晶力学性能研究进展 | 第17-19页 |
1.4.1 准静态力学性能研究 | 第17-18页 |
1.4.2 超细晶材料的动态力学性能 | 第18-19页 |
1.5 ECAP超细晶材料的绝热剪切现象 | 第19-26页 |
1.5.1 绝热剪切现象 | 第19-21页 |
1.5.2 超细晶材料中的绝热剪切现象 | 第21-24页 |
1.5.3 ECAP材料的再结晶机制 | 第24-26页 |
1.6 本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 第26-28页 |
2 ECAP 超细晶铜的 Hopkinson 动态剪切实验设计分析 | 第28-40页 |
2.1 引言 | 第28页 |
2.2 实验方法及材料 | 第28-31页 |
2.2.1 实验方案 | 第28页 |
2.2.2 试样材料 | 第28-31页 |
2.3 Hopkinson 帽型动态剪切实验 | 第31-37页 |
2.3.1 帽型试样设计 | 第31-32页 |
2.3.2 动态帽型剪切实验原理及测试 | 第32-34页 |
2.3.3 应变数字图像相关法测量(DIC) | 第34-35页 |
2.3.4 剪切应变测试分析 | 第35-37页 |
2.4 微观组织测试技术 | 第37-39页 |
2.4.1 光学显微镜分析(OM) | 第37-38页 |
2.4.2 X射线衍射分析(XRD) | 第38页 |
2.4.3 透射电子显微镜(TEM) | 第38页 |
2.4.4 双束扫描电镜(FIB) | 第38-39页 |
2.5 本章小结 | 第39-40页 |
3 ECAP超细晶铜的剪切力学行为的实验研究 | 第40-47页 |
3.1 引言 | 第40页 |
3.2 剪切实验结果及分析 | 第40-45页 |
3.2.1 动态剪切性能 | 第40-42页 |
3.2.2 不同应变率的实验研究 | 第42-45页 |
3.3 压缩实验结果及分析 | 第45-46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46-47页 |
4 剪切带微观演化分析 | 第47-66页 |
4.1 引言 | 第47页 |
4.2 剪切带组织微观特征 | 第47-59页 |
4.2.1 XRD分析 | 第47-51页 |
4.2.2 金相组织分析 | 第51-53页 |
4.2.3 聚焦离子束分析 | 第53-57页 |
4.2.4 纳米压痕硬度分析 | 第57-59页 |
4.3 剪切带宽度演化 | 第59-64页 |
4.3.1 随应变发展演化 | 第59-61页 |
4.3.2 应变率的影响 | 第61-63页 |
4.3.3 分析讨论 | 第63-64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64-66页 |
5 动态再结晶讨论 | 第66-75页 |
5.1 引言 | 第66页 |
5.2 绝热温升的影响 | 第66-71页 |
5.3 动态再结晶模型 | 第71-73页 |
5.4 本章小结 | 第73-75页 |
6 动态压缩和剪切实验结果对比分析 | 第75-81页 |
6.1 引言 | 第75页 |
6.2 等效应力应变分析 | 第75-77页 |
6.3 微观对比分析 | 第77-78页 |
6.4 相关实验分析 | 第78-79页 |
6.5 本章小结 | 第79-81页 |
7 总结与展望 | 第81-83页 |
7.1 全文总结 | 第81-82页 |
7.2 工作展望 | 第82-83页 |
参考文献 | 第83-88页 |
在学研究成果 | 第88-89页 |
致谢 | 第8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