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13页 |
ABSTRACT | 第13-18页 |
绪论 | 第18-33页 |
一、选题缘起及意义 | 第18-20页 |
二、研究文献综述 | 第20-25页 |
1、国内的研究状况 | 第20-22页 |
2、国外的研究文献 | 第22-25页 |
三、论文结构安排 | 第25-30页 |
四、研究方法及创新之处 | 第30-33页 |
第一章 杰弗里·哈特曼的学术经历和理论思想概况 | 第33-74页 |
第一节 哈特曼的学术经历 | 第33-44页 |
第二节 杰弗里·哈特曼的重要学术著作 | 第44-74页 |
一、对浪漫主义文学的重估 | 第44-48页 |
二、对文学批评的批评 | 第48-61页 |
三、对犹太文化、宗教及纳粹党屠杀犹太人的史料的研究 | 第61-67页 |
四、关于文化研究 | 第67-74页 |
第二章 杰弗里·哈特曼、雅克·德里达、耶鲁学派与解构主义 | 第74-100页 |
第一节 解构主义和德里达 | 第74-80页 |
第二节 德里达和"耶鲁学派" | 第80-100页 |
一、对"耶鲁学派"的质疑 | 第80-83页 |
二、哈特曼与布鲁姆、德曼、米勒的理论相同之处 | 第83-93页 |
三、哈特曼与德里达的《丧钟》 | 第93-100页 |
第三章 杰弗里.哈特曼对浪漫主义文学的批评 | 第100-170页 |
第一节 杰弗里.哈特曼对浪漫主义诗歌的现象学研究 | 第101-133页 |
一、哈特曼对华兹华斯想象论的研究 | 第102-109页 |
二、哈特曼对华兹华斯宗教观的研究 | 第109-117页 |
三、哈特曼对华兹华斯情感观的研究 | 第117-127页 |
四、浪漫主义文学和自我意识 | 第127-133页 |
第二节 浪漫主义诗歌的"孤独流浪者"和"犹太流浪者"人物形象对哈特曼自我形象塑造的影响 | 第133-153页 |
一、从17世纪启蒙运动时期的作为"孤独漫游者"的"自我"到浪漫主义时期作为"孤独流浪者"的"自我" | 第133-140页 |
二、哈特曼对自我形象的塑造以及有关"犹太人的想象"的观点 | 第140-153页 |
第三节 心理美学、创伤理论与浪漫主义文学 | 第153-170页 |
第四章 杰弗里·哈特曼对文学批评的批评 | 第170-210页 |
第一节 作为文学随笔的文学批评 | 第170-181页 |
一、什么是文学随笔 | 第170-173页 |
二、如何创作和阅读文学随笔 | 第173-181页 |
第二节 文学批评的风格 | 第181-188页 |
第三节 哈特曼对实用批评的批判 | 第188-200页 |
第四节 "寓言"批评方式和修辞阅读方式 | 第200-210页 |
第五章 对杰弗里·哈特曼文学批评思想的总结和反思 | 第210-225页 |
第一节 杰弗里·哈特曼文学批评思想的主要内容 | 第210-218页 |
第二节 对杰弗里·哈特曼文学批评思想的反思 | 第218-225页 |
结语 | 第225-228页 |
参考文献 | 第228-240页 |
一、杰弗里·哈特曼的著作 | 第228-229页 |
二、其他英文文献 | 第229-231页 |
三、中文文献 | 第231-238页 |
四、中文期刊文章 | 第238-240页 |
致谢 | 第240-242页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242-243页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第24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