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9-11页 |
Abstract | 第11-12页 |
缩写词名称表 | 第13-14页 |
第1章 文献综述 | 第14-26页 |
1.1 阿魏酸 | 第14页 |
1.2 阿魏酸酯酶 | 第14-17页 |
1.2.1 微生物来源 | 第15页 |
1.2.2 阿魏酸酯酶的分类 | 第15-16页 |
1.2.3 阿魏酸酯酶的结构 | 第16-17页 |
1.2.4 阿魏酸酯酶的底物特异性 | 第17页 |
1.3 阿魏酸酯酶的应用 | 第17-20页 |
1.3.1 在食品工业中的应用 | 第17页 |
1.3.2 在造纸和饲料工业中的应用 | 第17-18页 |
1.3.3 阿魏酸酯酶在生物合成中的应用 | 第18-19页 |
1.3.4 阿魏酸酯酶在畜牧业中的应用 | 第19页 |
1.3.5 阿魏酸酯酶在生物质水解中的应用 | 第19-20页 |
1.4 阿魏酸酯酶的表达研究系统 | 第20-23页 |
1.4.1 细菌的表达系统 | 第21页 |
1.4.2 酵母的表达系统 | 第21页 |
1.4.3 丝状真菌的表达系统 | 第21-23页 |
1.5 本研究的目的意义及其主要内容 | 第23-26页 |
1.5.1 研究的目的及其意义 | 第23页 |
1.5.2 研究的主要内容 | 第23-26页 |
第2章 阿魏酸酯酶载体的构建及其表达 | 第26-41页 |
2.1 实验材料 | 第27-31页 |
2.1.1 材料 | 第27-31页 |
2.2 实验方法 | 第31-33页 |
2.2.1 目的片段的扩增 | 第31-32页 |
2.2.2 载体与目的片段的连接 | 第32页 |
2.2.3 大肠杆菌的转化 | 第32页 |
2.2.4 其它的分子实验方法 | 第32页 |
2.2.5 原生质体的制备 | 第32-33页 |
2.2.6 原生质体的转化 | 第33页 |
2.2.7 转化子复筛和PCR验证 | 第33页 |
2.2.8 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 | 第33页 |
2.3 结果与分析 | 第33-39页 |
2.3.1 阿魏酸酯酶的基因克隆和序列分析 | 第33-35页 |
2.3.2 阿魏酸酯酶表达载体的构建 | 第35-36页 |
2.3.3 原生质体的制备 | 第36-37页 |
2.3.4 黑曲霉转化子的验证 | 第37-38页 |
2.3.5 SDS-PAGE验证 | 第38页 |
2.3.6 阿魏酸酯酶蛋白的质谱检测 | 第38-39页 |
2.4 讨论 | 第39-41页 |
第3章 阿魏酸酯酶的酶学性质研究 | 第41-50页 |
3.1 实验材料 | 第41-42页 |
3.1.1 材料 | 第41-42页 |
3.2 实验方法 | 第42-44页 |
3.2.1 测定阿魏酸酯酶的酶活 | 第42-43页 |
3.2.2 阿魏酸酯酶的底物特异性的测定及其分析 | 第43页 |
3.2.3 最适pH和最适温度的测定 | 第43页 |
3.2.4 RNA的提取 | 第43页 |
3.2.5 阿魏酸酯酶基因的RT-PCR | 第43-44页 |
3.3 结果与分析 | 第44-47页 |
3.3.1 阿魏酸酯酶底物特异性 | 第44-45页 |
3.3.2 最适pH和最适温度检测 | 第45-46页 |
3.3.3 采用RT-PCR法筛选阿魏酸酯酶的最佳诱导物 | 第46-47页 |
3.4 讨论 | 第47-50页 |
第4章 阿魏酸酯酶酶液复配里氏木霉酶液水解不同生物质材料 | 第50-58页 |
4.1 实验材料 | 第50-51页 |
4.1.1 材料 | 第50-51页 |
4.2 实验方法 | 第51-55页 |
4.2.1 葡萄糖标准曲线的制作 | 第51-52页 |
4.2.2 滤纸酶活的测定 | 第52-53页 |
4.2.3 酶活的计算方法 | 第53页 |
4.2.4 绘制牛血清白蛋白的标准曲线 | 第53-54页 |
4.2.5 里氏木霉酶液与黑曲霉转化子酶液的协同实验 | 第54-55页 |
4.3 结果与分析 | 第55-56页 |
4.4 讨论 | 第56-58页 |
第5章 结论 | 第58-60页 |
参考文献 | 第60-70页 |
攻读硕士研究生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第70-71页 |
致谢 | 第71-72页 |
附图 | 第7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