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交通系统中通讯技术及其协议的研究
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页 |
第一章 引言 | 第9-13页 |
1.1 课题的目的及意义 | 第9页 |
1.2 研究现状 | 第9-11页 |
1.3 研究内容 | 第11-13页 |
第二章 开发平台的介绍 | 第13-17页 |
2.1 系统的组成 | 第13-14页 |
2.2 TMS320DM8168资源介绍 | 第14-17页 |
第三章 开发环境的建立 | 第17-31页 |
3.1 编译工具的安装 | 第17-19页 |
3.1.1 交叉编译工具的安装 | 第17-19页 |
3.1.2 安装8168定制的开发包DVR | 第19页 |
3.2 8168上ARM的linux系统移植 | 第19-21页 |
3.2.1 U-boot的下载 | 第19-20页 |
3.2.2 ulmage的下载 | 第20-21页 |
3.2.3 文件系统的使用与下载 | 第21页 |
3.3 硬件平台的搭建 | 第21-31页 |
3.3.1 WIFI驱动的移植 | 第23-29页 |
3.3.1.1 驱动编译前配置 | 第23-25页 |
3.3.1.2 开发板加载驱动 | 第25-28页 |
3.3.1.3 wireless-tool的安装 | 第28-29页 |
3.3.2 连接6410 | 第29-31页 |
第四章 Linux下软件开发 | 第31-55页 |
4.1 开发工程的建立 | 第31-32页 |
4.2 编译规则的制定 | 第32-38页 |
4.3 通讯技术的分析与编写 | 第38-44页 |
4.3.1 各种网络传输方式的比较 | 第38-39页 |
4.3.2 socket网络编程 | 第39-42页 |
4.3.3 阻塞与非阻塞的使用方式 | 第42页 |
4.3.4 多个client连接的设计 | 第42-43页 |
4.3.5 断线重连的设计 | 第43-44页 |
4.4 通讯协议的研究与制定 | 第44页 |
4.5 多线程的编程 | 第44-50页 |
4.6 互斥锁的使用 | 第50-51页 |
4.7 数据结构 | 第51-55页 |
第五章 性能测试与问题 | 第55-57页 |
5.1 网络端口不可重用 | 第55页 |
5.2 数据的阻塞 | 第55-56页 |
5.3 内联函数的使用 | 第56页 |
5.4 全局变量值的不确定性 | 第56-57页 |
第六章 总结 | 第57-59页 |
6.1 项目总结 | 第57页 |
6.2 设计缺陷 | 第57-58页 |
6.3 编程中的注意事项 | 第58-59页 |
致谢 | 第59-60页 |
参考文献 | 第60-62页 |
附录 | 第62-8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