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社会网络的信用模型研究及应用
| 摘要 | 第1-4页 |
| Abstract | 第4-10页 |
| 第1章 绪论 | 第10-16页 |
| ·课题背景 | 第10-13页 |
| ·电子商务迅猛发展 | 第10-11页 |
| ·信用与信誉系统 | 第11-12页 |
| ·社会网络的应用 | 第12-13页 |
| ·研究内容 | 第13-15页 |
| ·文章结构 | 第15页 |
| ·本章小结 | 第15-16页 |
| 第2章 互联网信用模型研究和应用现状 | 第16-27页 |
| ·基于策略的信任研究 | 第16-17页 |
| ·基于信誉的信任研究 | 第17-19页 |
| ·信用评价体系的抗攻击能力研究 | 第19-21页 |
| ·Yahoo的信用体系 | 第21-22页 |
| ·商家的可信度 | 第21页 |
| ·产品的评级 | 第21-22页 |
| ·用户评论的评级 | 第22页 |
| ·阿里巴巴B2B信用体系 | 第22-24页 |
| ·诚信通档案 | 第23页 |
| ·诚信通信用积分 | 第23-24页 |
| ·淘宝网的信用体系 | 第24-25页 |
| ·现有信用评价体系问题分析 | 第25-26页 |
| ·本章小结 | 第26-27页 |
| 第3章 基于社会网络的信誉与信任系统 | 第27-43页 |
| ·集中式信誉模型 | 第27-28页 |
| ·基于社会网络和信誉的信任模型 | 第28-34页 |
| ·单路径信任模型 | 第28-31页 |
| ·多路径信任模型 | 第31-32页 |
| ·模型纠偏处理 | 第32-34页 |
| ·欺诈数据处理 | 第34-35页 |
| ·整体模型 | 第35-37页 |
| ·仿真实验分析 | 第37-42页 |
| ·无欺诈节点 | 第37-39页 |
| ·存在欺诈节点 | 第39-41页 |
| ·策略性欺诈 | 第41-42页 |
| ·本章小结 | 第42-43页 |
| 第4章 面向商业网络的信任模型 | 第43-53页 |
| ·征信策略 | 第43-44页 |
| ·信用信息挖掘 | 第44-45页 |
| ·淘宝网C2C平台实证分析 | 第45-52页 |
| ·面向C2C商业网络的信任建模 | 第45-48页 |
| ·数据采集 | 第48页 |
| ·实验结果分析 | 第48-52页 |
| ·本章小结 | 第52-53页 |
| 第5章 安全与信用服务支撑平台 | 第53-71页 |
| ·用户设计 | 第53-54页 |
| ·系统功能结构设计 | 第54-60页 |
| ·实体鉴证模块 | 第55-58页 |
| ·信用服务模块 | 第58-60页 |
| ·技术构架 | 第60-63页 |
| ·Spring Framework | 第60-61页 |
| ·Spring Security | 第61-62页 |
| ·Hibernate | 第62-63页 |
| ·运行环境 | 第63-64页 |
| ·系统演示 | 第64-70页 |
| ·鉴证流程 | 第64-65页 |
| ·鉴证数据录入 | 第65-67页 |
| ·信用算法配置 | 第67-70页 |
| ·信用查询 | 第70页 |
| ·本章小结 | 第70-71页 |
| 第6章 总结和展望 | 第71-73页 |
| ·论文主要工作及创新点 | 第71页 |
| ·将来的工作 | 第71-73页 |
| 参考文献 | 第73-77页 |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主要的研究成果 | 第77-78页 |
| 致谢 | 第7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