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7页 |
Abstract | 第7-8页 |
一、绪论 | 第11-22页 |
(一) 问题的提出 | 第11页 |
(二) 研究目的及意义 | 第11-13页 |
1. 研究目的 | 第11-12页 |
2. 研究意义 | 第12-13页 |
(三) 国内外文献综述 | 第13-16页 |
1.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3-14页 |
2.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4-16页 |
3. 已有研究的评述 | 第16页 |
(四) 概念的界定 | 第16-19页 |
1. 学校教育 | 第16-17页 |
2. 家庭教育 | 第17页 |
3. 沟通 | 第17-18页 |
4. 家校沟通 | 第18-19页 |
(五) 家校沟通的相关理论 | 第19-20页 |
1. 重叠影响阈理论 | 第19页 |
2. 家校合作理论 | 第19页 |
3. 家庭授权理论 | 第19-20页 |
4. 生态系统理论 | 第20页 |
(六) 研究思路及方法 | 第20-22页 |
1. 研究思路 | 第20页 |
2. 研究方法 | 第20-22页 |
二、中山市港口镇西街小学家校沟通的现状分析 | 第22-34页 |
(一) 中山市港口镇西街小学家校沟通的概况 | 第22页 |
(二) 中山市港口镇西街小学家校沟通的调查分析 | 第22-32页 |
1. 调查对象 | 第22-23页 |
2. 调查工具 | 第23-24页 |
3. 调查结果 | 第24-32页 |
(三) 中山市港口镇西街小学家校沟通的特点 | 第32-34页 |
1. 沟通方式的现代性 | 第32-33页 |
2. 教师和家长沟通认识上的一致性 | 第33页 |
3. 家校沟通认识与行动的不一致性 | 第33-34页 |
三、中山市港口镇西街小学家校沟通存在的问题和原因分析 | 第34-41页 |
(一) 中山市港口镇西街小学家校沟通存在的问题 | 第34-35页 |
1. 沟通行为的随机性 | 第34页 |
2. 沟通过程的单向性 | 第34页 |
3. 沟通方式的单调性 | 第34-35页 |
4. 沟通内容的片面性 | 第35页 |
(二) 中山市港口镇西街小学家校沟通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 第35-41页 |
1. 从学校管理层面分析 | 第35-37页 |
2. 从教师层面分析 | 第37-39页 |
3. 从家长层面分析 | 第39-41页 |
四、改进家校沟通的策略 | 第41-52页 |
(一) 给学校的建议 | 第41-44页 |
1. 创设一个“家长友好型”的学校环境,让家长乐于参与学校工作 | 第41-42页 |
2. 学校对家长提供家庭教育指导,增强家长对家校沟通的意识 | 第42-43页 |
3. 学校招募和组织家长志愿者参与学校工作 | 第43-44页 |
4. 制定措施,建立长效机制 | 第44页 |
(二) 给教师的建议 | 第44-47页 |
1. 教师应积极将单向与双向沟通相结合 | 第44-45页 |
2. 开好家长会,提高家校活动的成效 | 第45-46页 |
3. 拓宽沟通渠道,创设更多沟通方式 | 第46页 |
4. 与家长相互尊重,掌握沟通艺术 | 第46-47页 |
5. 提高意识,端正态度 | 第47页 |
(三) 给家长的建议 | 第47-52页 |
1. 构建学习型家庭 | 第48-49页 |
2. 加入家长委员会,参与学校决策 | 第49页 |
3. 参与社区服务活动,为学校师生协调社区资源 | 第49-50页 |
4. 把握与老师沟通的主动权 | 第50-52页 |
结语 | 第52-53页 |
参考文献 | 第53-55页 |
附录一: 中山市港口镇西街小学家校沟通现状调查家长问卷 | 第55-57页 |
附录二: 中山市港口镇西街小学家校沟通现状调查教师问卷 | 第57-59页 |
致谢 | 第5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