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科学、教育、体育论文--中等教育论文--各科教学法、教学参考书论文--政治论文

高中思想政治课之学生科学精神培养研究

摘要第5-6页
ABSTRACT第6-7页
导论第8-14页
    (一)研究的缘起第8-9页
    (二)研究意义第9-10页
        1.理论意义第9-10页
        2.实践意义第10页
    (三)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0-13页
        1.国内研究现状第10-12页
        2.国外研究现状第12-13页
    (四)研究方法第13页
    (五)研究创新点第13-14页
一、科学精神的相关概述第14-20页
    (一)科学与科学精神第14-16页
        1.关于科学第14-15页
        2.关于科学精神的界定第15-16页
    (二)高中思想政治课与科学精神第16-20页
        1.高中思想政治课与学生科学精神培养的关系第16-17页
        2.高中政治新课程标准对于培养学生科学精神的要求第17-20页
二、高中思想政治课之学生科学精神培养的价值维度第20-26页
    (一)个人成长维度第20-22页
        1.有利于培养学生科学的思维方式第20-21页
        2.有利于学生有效解决现实问题第21-22页
    (二)社会进步和国家发展维度第22-24页
        1.有利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第22页
        2.有利于顺利推进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五位一体”建设第22-23页
        3.有利于提升我国的国际舞台上的形象第23-24页
    (三)人类文明维度第24-26页
        1.促进人类文明多样性发展第24页
        2.开辟人类文明发展新思路第24-26页
三、高中思想政治课之学生科学精神培养内容的具体体现第26-36页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中的科学精神第26-28页
        1.内容体现第26-27页
        2.教学要求第27-28页
    (二)《经济与社会》中的科学精神第28-30页
        1.内容体现第28-29页
        2.教学要求第29-30页
    (三)《政治与法治》中的科学精神第30-32页
        1.内容体现第30-31页
        2.教学要求第31-32页
    (四)《哲学与文化》中的科学精神第32-36页
        1.内容体现第32-33页
        2.教学要求第33-36页
四、高中思想政治课之学生科学精神培养策略探讨第36-47页
    (一)理念更新——贯彻新时代科学的教学理念第36-38页
        1.引领学生把握正确的思想政治方向第36-37页
        2.构建提高学生自主思辨能力和价值判断力的活动型政治课第37-38页
    (二)过程更新——形成科学的教学过程第38-42页
        1.备课:确立教学议题,选择教学路径第38-40页
        2.授课:改变单一的传统授课模式第40-41页
        3.布置作业:纸质作业与开放型作业相结合第41-42页
    (三)评价更新——实施科学的教学评价第42-47页
        1.明确学生科学精神素养水平的划分标准第42-45页
        2.依据标准采取科学的评价方式与方法第45-47页
结语第47-48页
参考文献第48-50页
后记第50-51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第51-52页

论文共52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新入职高中政治课教师角色转换探究
下一篇:中学思想政治课“议题中心”教学模式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