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7页 |
abstract | 第7-8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1-23页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11-13页 |
1.2 国内外生物胶结料及生物再生剂研究现状 | 第13-16页 |
1.2.1 生物胶结料研究现状 | 第13-15页 |
1.2.2 生物再生剂研究现状 | 第15-16页 |
1.3 生物再生剂降解特性研究现状 | 第16-17页 |
1.4 沥青老化研究现状 | 第17-19页 |
1.4.1 沥青老化方法及老化沥青路用性能研究现状 | 第17-18页 |
1.4.2 老化沥青微观特性研究现状 | 第18-19页 |
1.5 研究现状总结 | 第19页 |
1.6 主要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第19-23页 |
1.6.1 主要研究内容 | 第19-21页 |
1.6.2 技术路线 | 第21-23页 |
第二章 生物再生剂降解及老化特性研究 | 第23-37页 |
2.1 生物再生剂原材料及制备 | 第23-25页 |
2.1.1 原材料选择 | 第23-24页 |
2.1.2 制备方法 | 第24-25页 |
2.2 生物再生剂降解特性研究 | 第25-29页 |
2.2.1 生物再生剂降解试验 | 第25-26页 |
2.2.2 生物再生剂黏度试验(降解前后) | 第26页 |
2.2.3 生物再生剂傅里叶红外光谱试验(降解前后) | 第26-27页 |
2.2.4 生物再生剂长期储存稳定性研究 | 第27-29页 |
2.3 生物再生剂老化特性研究 | 第29-36页 |
2.3.1 生物再生剂老化试验 | 第29-30页 |
2.3.2 生物再生剂短期老化试验结果 | 第30页 |
2.3.3 生物再生剂老化后的黏度 | 第30-31页 |
2.3.4 生物再生剂老化后傅里叶红外光谱 | 第31-36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36-37页 |
第三章 生物再生沥青再老化宏观性能研究 | 第37-65页 |
3.1 试验材料 | 第37-40页 |
3.1.1 生物再生剂原料 | 第37页 |
3.1.2 原样沥青 | 第37-38页 |
3.1.3 生物再生沥青 | 第38-40页 |
3.2 试验方案设计 | 第40-41页 |
3.3 试验结果分析 | 第41-63页 |
3.3.1 黏度试验结果 | 第41-47页 |
3.3.2 延度试验结果 | 第47-51页 |
3.3.3 动态剪切流变试验结果 | 第51-63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63-65页 |
第四章 生物再生沥青再老化微观特性研究 | 第65-83页 |
4.1 微观试验方法 | 第65-67页 |
4.1.1 四组分试验 | 第65页 |
4.1.2 原子力显微镜试验 | 第65-66页 |
4.1.3 力曲线分析方法 | 第66-67页 |
4.1.4 傅里叶红外光谱试验 | 第67页 |
4.2 试验结果 | 第67-81页 |
4.2.1 四组分试验结果 | 第67-71页 |
4.2.2 原子力显微镜试验结果 | 第71-77页 |
4.2.3 傅里叶红外光谱试验结果 | 第77-80页 |
4.2.4 生物再生沥青老化成分与宏观性能之间的关系 | 第80-81页 |
4.3 本章小结 | 第81-83页 |
第五章 抗老化生物再生剂复配研究 | 第83-91页 |
5.1 抗老化生物再生剂复配 | 第83-85页 |
5.2 新生物再生沥青再老化测试 | 第85-89页 |
5.2.1 黏度试验结果 | 第86-87页 |
5.2.2 延度试验结果 | 第87页 |
5.2.3 傅里叶红外光谱试验结果 | 第87-89页 |
5.3 本章小结 | 第89-91页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第91-93页 |
6.1 结论 | 第91-92页 |
6.2 创新点 | 第92页 |
6.3 展望 | 第92-93页 |
参考文献 | 第93-99页 |
致谢 | 第99-101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专利 | 第10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