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工业经济论文--中国工业经济论文--工业部门经济论文

家具企业物流外包的策略研究

致谢第1-4页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9页
第一章 绪论第9-14页
   ·研究背景第9-10页
   ·研究意义第10页
     ·对于家具企业的意义第10页
     ·对于物流企业的意义第10页
     ·对于消费者及社会的意义第10页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0-12页
     ·国外研究概况第10-12页
     ·国内研究概况第12页
   ·研究思路和方法第12-14页
     ·研究思路第12-13页
     ·研究方法第13-14页
第二章 物流外包的理论依据第14-20页
   ·外包理论的起源与发展第14-15页
   ·物流外包的经济学分析第15-19页
     ·基于比较优势理论的分析第15页
     ·基于交易费用理论的分析第15-16页
     ·基于运作管理及价值链的分析第16-18页
     ·基于核心竞争力理论和资源依存理论的分析第18-19页
   ·物流外包理论的层次性与互补性第19-20页
第三章 物流外包市场环境分析第20-32页
   ·物流外包的发展背景第20-25页
     ·国外物流外包的发展背景第20-21页
     ·我国物流外包的发展背景第21-25页
   ·第三方物流的相关概述第25-30页
     ·第三方物流的定义和特征第25-26页
     ·我国第三方物流供给市场分析第26-29页
     ·第三方物流的服务内容与作用第29-30页
   ·物流外包的利弊分析第30-32页
     ·物流外包的利益第30页
     ·物流外包的风险第30-32页
第四章 家具企业物流系统概述第32-41页
   ·家具企业物流范畴第32页
   ·采购物流系统第32-37页
     ·采购管理的目标和流程第33-34页
     ·采购的模式第34页
     ·供应商关系管理第34-35页
     ·仓储管理与库存控制第35-37页
       ·仓储与仓储管理第35-36页
       ·仓储物流第36页
       ·库存控制第36-37页
   ·生产物流系统第37-40页
     ·生产物流的组织第37-39页
       ·生产物流的空间组织第38页
       ·生产物流的时间组织第38页
       ·生产物流的人员组织第38-39页
     ·生产物流的计划管理控制第39-40页
   ·销售物流系统第40-41页
第五章 家具企业物流现状及对策分析第41-56页
   ·家具企业物流现状分析第41-45页
     ·采购物流问题分析第41-42页
     ·生产物流问题分析第42-43页
     ·销售物流问题分析第43-45页
   ·家具企业物流急需变革第45-49页
     ·家具企业发展现代物流的动因分析第45-46页
     ·家具企业发展现代物流的模式分析第46-47页
     ·第三方物流在家具物流中的作用分析第47-49页
     ·家具物流外包的内外部条件分析第49页
   ·家具物流外包对策分析第49-56页
     ·转变物流战略融入现代物流第49-50页
     ·转变传统思想,培育共赢理念第50页
     ·建立科学的决策和流程机制第50-52页
     ·建立科学的绩效评价指标和模型第52-54页
       ·建立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第52页
       ·建立绩效评价模型第52-54页
     ·合作阶段的磨合问题第54-55页
     ·加强应对风险防范的措施第55-56页
第六章 A 企业物流外包方案策划第56-67页
   ·A 企业情况简介第56-57页
   ·A 企业的 SWOT 分析第57-58页
   ·第三方物流企业的选择第58-60页
   ·合作方案的设计第60-63页
     ·合作目标纲领第60-61页
     ·分销物流方案第61-62页
     ·配送物流方案第62页
     ·采购和生产物流方案第62-63页
   ·合作模式的选择第63-64页
   ·合作风险的防范与服务效果的评价第64-67页
     ·合作风险的防范第64-65页
       ·加强对供应商的监督第64页
       ·完善绩效评价管理第64-65页
       ·建立开放式交流机制第65页
       ·物流供应商数量的选择问题第65页
     ·服务效果的评价第65-67页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第67-68页
参考文献第68-70页
附录 A 第三方物流企业指标权重评价表第70-72页
详细摘要第72-75页

论文共75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的知识管理系统研究
下一篇:中国煤矿企业的伦理失范及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