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5页 |
引言 | 第7-9页 |
一、情谊行为的概述 | 第9-12页 |
(一) 定义 | 第9-10页 |
(二) 特征 | 第10-12页 |
1、利他性 | 第10页 |
2、合意性 | 第10-11页 |
3、承担责任的有条件性 | 第11-12页 |
二、情谊行为致人损害承担民事责任适用法律的争议 | 第12-17页 |
(一) 司法实践中适用法律的争议 | 第12-13页 |
1、适用合同法 | 第12页 |
2、适用侵权责任法 | 第12-13页 |
(二) 笔者观点 | 第13-17页 |
1、不适用合同法 | 第13-14页 |
2、适用侵权责任法 | 第14-17页 |
三、情谊行为致人损害承担民事责任适用《侵权责任法》的分析 | 第17-25页 |
(一) 情谊侵权行为的特殊构成要件 | 第17-19页 |
1、当事人之间具有情谊关系 | 第17页 |
2、情谊行为与损害结果之间有特殊因果关系 | 第17-18页 |
3、过错只能是过失 | 第18页 |
4、行为只能是不作为 | 第18-19页 |
(二) 情谊侵权行为承担民事责任的归责原则 | 第19-21页 |
1、不适用无过错责任原则 | 第19-20页 |
2、适用过错责任原则 | 第20-21页 |
(三) 情谊侵权承担民事责任之免除和减轻 | 第21-25页 |
1、情谊侵权民事责任承担的免除 | 第21-22页 |
2、情谊侵权民事责任承担的减轻 | 第22-25页 |
四、完善我国情谊行为致人损害承担民事责任制度的建议 | 第25-30页 |
(一) 《民法总则》规定情谊行为的基本属性 | 第25-26页 |
1、规定情谊行为的性质 | 第25页 |
2、规定情谊行为的注意义务 | 第25-26页 |
(二) 《侵权责任法》规定情谊侵权的基本制度 | 第26-30页 |
1、确定情谊侵权的归责原则 | 第26-27页 |
2、确定情谊侵权的责任构成 | 第27页 |
3、确定情谊侵权的责任承担 | 第27-28页 |
4、确定情谊侵权的补偿责任 | 第28-30页 |
结语 | 第30-31页 |
参考文献 | 第31-34页 |
谢辞 | 第34-35页 |
个人简历 | 第3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