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科学、教育、体育论文--高等教育论文--学校管理论文

高校教育处分权纠纷问题研究

摘要第3-4页
Abstract第4页
1 前言第7-10页
    1.1 选题来源和研究意义第7页
    1.2 选题目的第7页
    1.3 研究现状第7-10页
        1.3.1 国内现状第7-8页
        1.3.2 国外现状第8-10页
2 高校教育处分权概述第10-13页
    2.1 高校教育处分权的概念第10页
    2.2 高校教育处分权的分析第10页
    2.3 高校教育处分权的所属范畴第10-13页
        2.3.1 私法说第10-11页
        2.3.2 公法说第11-13页
3 高校与学生的法律关系第13-19页
    3.1 法律赋予高校的教育处分权的背景分析第13-15页
        3.1.1 法律赋予高校教育处分权的历史渊源第13-14页
        3.1.2 高校教育处分权纠纷的司法解释第14-15页
    3.2 高校与学生的法律关系分类第15-19页
        3.2.1 监管之特别权力关系第15-16页
        3.2.2 民事关系第16-17页
        3.2.3 行政法律关系第17-19页
4 高校教育处分权纠纷的常见类型及分析第19-26页
    4.1 高校教育处分权纠纷的常见类型第19-21页
        4.1.1 开除学籍纠纷第19-20页
        4.1.2 不授予学历、学位证书纠纷第20-21页
    4.2 高校教育处分权纠纷之分析第21-26页
        4.2.1 国家法律、法规不完善第21-22页
        4.2.2 高校行使教育处分权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第22-25页
            4.2.2.1 高校违法行使教育处分权第22-23页
            4.2.2.2 内部规定超越法律授权第23-24页
            4.2.2.3 高校教育处分权缺乏实体认证和程序保障第24页
            4.2.2.4 高校对大学生的主体法律地位的认识不够第24-25页
        4.2.3 学生本身存在的问题第25-26页
            4.2.3.1 高校学生的道德滑坡严重,诚信危机隐现第25页
            4.2.3.2 学生进入高等学校法制意识不够第25-26页
5 高校教育处分权纠纷解决的原则与途径第26-32页
    5.1 高校教育处分权纠纷解决的原则第26-29页
        5.1.1 公平、公正、公开原则第26页
        5.1.2 法治原则第26-27页
        5.1.3 以人为本原则第27-28页
        5.1.4 教育为主原则第28-29页
    5.2 高校教育处分权纠纷解决的途径第29-32页
        5.2.1 行政途径第29-30页
            5.2.1.1 申诉第29-30页
            5.2.1.2 行政复议第30页
        5.2.2 司法途径第30-32页
6 对高校行使教育处分权的几点思考第32-37页
    6.1 高校行使教育处分权应全面遵循法治精神和法律制度第32-35页
        6.1.1 高校应依法完善教育处分制度的标准建设第32-33页
        6.1.2 对涉及学生重大权益的教育处分应确立和完善听证制度第33-34页
        6.1.3 建立和完善统一、协调的权利救济制度第34-35页
    6.2 高校教育处分权应给予人文关怀第35页
    6.3 高校教育处分权应以学生利益为根本第35-37页
7 结论第37-38页
致谢第38-39页
参考文献第39-40页

论文共40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新疆西准噶尔哈西金矿地质地球化学特征及成因研究
下一篇:无金属催化杂芳氧醚和硫醚化合物的合成方法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