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6-8页 |
Abstract | 第8-9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4-26页 |
1.1 心血管疾病与心血管疾病介入治疗 | 第14-15页 |
1.2 生物医用材料表面抗血栓性能研究现状 | 第15-16页 |
1.2.1 材料与血液相互作用及凝血机制 | 第15-16页 |
1.2.2 改善生物医用材料血液相容性的表面改性方法 | 第16页 |
1.3 生物医用材料表面诱导内皮化研究及现状 | 第16-20页 |
1.3.1 材料表面促进体外内皮化 | 第17-18页 |
1.3.2 内皮祖细胞 | 第18-19页 |
1.3.3 内皮祖细胞捕获支架研究现状 | 第19-20页 |
1.4 纳米技术在生物医用材料改性中的应用及研究现状 | 第20-23页 |
1.4.1 纳米生物材料应用现状 | 第20页 |
1.4.2 基于肝素的纳米颗粒研究 | 第20-23页 |
1.5 本论文研究目的与意义、主要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第23-26页 |
1.5.1 研究目的与意义 | 第23页 |
1.5.2 研究内容 | 第23-24页 |
1.5.3 技术路线 | 第24-26页 |
第2章 载有SDF-1α的肝素/多聚赖氨酸纳米颗粒的制备及其修饰表面微环境的构建、表征及结果分析 | 第26-43页 |
2.1 载有SDF-1α的肝素/多聚赖氨酸纳米颗粒的制备 | 第26-28页 |
2.1.1 实验试剂 | 第26页 |
2.1.2 制备原理 | 第26-27页 |
2.1.3 实验步骤 | 第27-28页 |
2.2 载有SDF-1α的肝素/多聚赖氨酸纳米颗粒的表征及结果 | 第28-30页 |
2.2.1 Zetα电位仪 | 第28-30页 |
2.3 载有SDF-1α的肝素/多聚赖氨酸纳米颗粒修饰表面微环境的构建 | 第30-31页 |
2.3.1 实验试剂 | 第30页 |
2.3.2 制备原理 | 第30页 |
2.3.3 载有SDF-1α的肝素/多聚赖氨酸纳米颗粒微环境的构建 | 第30-31页 |
2.4 载有SDF-1α的肝素/多聚赖氨酸纳米颗粒微环境的定性表征及结果分析 | 第31-36页 |
2.4.1 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 | 第31-32页 |
2.4.2 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 | 第32-34页 |
2.4.3 纳米颗粒表面形貌观察结果 | 第34-35页 |
2.4.4 表面亲疏水性 | 第35-36页 |
2.5 载有SDF-1α的肝素/多聚赖氨酸纳米颗粒微环境的定量表征及结果分析 | 第36-42页 |
2.5.1 甲苯胺蓝(TBO)检测肝素暴露量 | 第36-38页 |
2.5.2 肝素稳定性检测 | 第38-39页 |
2.5.3 免疫组化半定量SDF-1α | 第39-40页 |
2.5.4 SDF-1α释放 | 第40-42页 |
2.6 本章小结 | 第42-43页 |
第3章 载有SDF-1α的肝素/多聚赖氨酸纳米颗粒微环境的血液相容性评价 | 第43-52页 |
3.1 实验试剂及仪器 | 第43页 |
3.1.1 实验试剂及配置 | 第43页 |
3.1.2 实验仪器 | 第43页 |
3.2 血液相容性评价及结果分析 | 第43-51页 |
3.2.1 血小板粘附 | 第43-46页 |
3.2.2 抗凝血酶Ⅲ结合量 | 第46-48页 |
3.2.3 活化部分凝血酶原时间(APTT)检测 | 第48-49页 |
3.2.4 纤维蛋白原吸附量检测 | 第49-50页 |
3.2.5 纤维蛋白原γ链暴露量检测 | 第50-51页 |
3.3 本章小结 | 第51-52页 |
第4章 载有SDF-1α的肝素/多聚赖氨酸纳米颗粒微环境的细胞相容性体外评价 | 第52-70页 |
4.1 实验试剂及仪器 | 第52-53页 |
4.1.1 实验试剂及配制 | 第52页 |
4.1.2 实验仪器 | 第52-53页 |
4.2 内皮细胞(ECs)在载有SDF-1α的肝素/多聚赖氨酸纳米颗粒微环境表面的生物学行为评价 | 第53-58页 |
4.2.1 内皮细胞的获取及培养 | 第53-54页 |
4.2.2 内皮细胞的种植 | 第54-55页 |
4.2.3 内皮细胞荧光染色及细胞计数(CCK-8检测) | 第55页 |
4.2.4 内皮细胞体外粘附及增殖结果及分析 | 第55-58页 |
4.3 内皮祖细胞(EPCs)在载有SDF-1α的肝素/多聚赖氨酸纳米颗粒微环境表面的生物学行为评价 | 第58-61页 |
4.3.1 内皮祖细胞的获取及培养 | 第58-59页 |
4.3.2 内皮祖细胞的种植 | 第59页 |
4.3.3 内皮祖细胞荧光染色及CCK-8检测 | 第59-60页 |
4.3.4 内皮祖细胞体外粘附及增殖结果及分析 | 第60-61页 |
4.4 平滑肌细胞(SMCs)在载有SDF-1α的肝素/多聚赖氨酸纳米颗粒微环境表面的生物学行为评价 | 第61-64页 |
4.4.1 平滑肌细胞的获取及培养 | 第61页 |
4.4.2 平滑肌细胞的种植 | 第61页 |
4.4.3 平滑肌细胞荧光染色及CCK-8检测 | 第61-62页 |
4.4.4 平滑肌细胞体外粘附及增殖结果及分析 | 第62-64页 |
4.5 内皮祖细胞(EPCs)在微环境表面趋化的生物学行为评价 | 第64-66页 |
4.5.1 内皮祖细胞获取及培养 | 第64页 |
4.5.2 内皮祖细胞趋化实验设计 | 第64-65页 |
4.5.3 内皮祖细胞趋化行为结果分析 | 第65-66页 |
4.6 内皮细胞(ECs)在微环境表面迁移的生物学行为评价 | 第66-69页 |
4.6.1 内皮细胞获取及培养 | 第66页 |
4.6.2 内皮细胞迁移实验设计 | 第66-68页 |
4.6.3 内皮细胞迁移结果分析 | 第68-69页 |
4.7 本章小结 | 第69-70页 |
第5章 载有SDF-1α的肝素/多聚赖氨酸纳米颗粒微环境的生物相容性改性的机理研究 | 第70-78页 |
5.1 肝素在材料表面的作用机理 | 第70-72页 |
5.2 SDF-1α在材料表面诱导内皮化的作用机理 | 第72-76页 |
5.3 肝素/SDF-1α在材料表面共同作用关系的探索 | 第76-77页 |
5.4 本章小结 | 第77-78页 |
结论 | 第78-80页 |
致谢 | 第80-81页 |
参考文献 | 第81-93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科研成果 | 第93-9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