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3-25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13-14页 |
1.2 问题的提出 | 第14页 |
1.3 研究综述 | 第14-23页 |
1.3.1 我国控制性详细规划编制概述 | 第14-18页 |
1.3.2 我国现行控制性详细规划指标体系概况 | 第18-19页 |
1.3.3 国内相关研究综述 | 第19-21页 |
1.3.4 国外相关研究综述 | 第21-22页 |
1.3.5 小结 | 第22-23页 |
1.4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第23页 |
1.4.1 研究目的 | 第23页 |
1.4.2 研究意义 | 第23页 |
1.5 研究方法 | 第23-25页 |
第2章 生态型工业园区的发展概况 | 第25-32页 |
2.1 生态型工业园区概述 | 第25-27页 |
2.1.1 生态工业园区基本概念 | 第25-26页 |
2.1.2 生态工业园区内涵 | 第26页 |
2.1.3 生态工业园区类型 | 第26-27页 |
2.2 生态型工业园区规划与建设实践 | 第27-29页 |
2.2.1 天津中新生态城规划与建设实践 | 第27-28页 |
2.2.2 无锡太湖国际科技生态园区规划与建设实践 | 第28-29页 |
2.3 我国生态型工业园区发展面临的问题与不足 | 第29-32页 |
2.3.1 生态型工业园区开发建设问题 | 第29-30页 |
2.3.2 生态型工业园区控制性详细规划编制体系问题 | 第30页 |
2.3.3 生态型工业园区控制性详细规划指标体系问题 | 第30-32页 |
第3章 浏阳生态型工业园区规划体系建构 | 第32-36页 |
3.1 浏阳生态型工业园区规划选址研究 | 第32页 |
3.2 浏阳生态型工业园区规划体系构建 | 第32-35页 |
3.2.1 浏阳生态型工业园区规划体系问题 | 第32-33页 |
3.2.2 浏阳生态型工业园区控制性详细规划编制框架 | 第33-35页 |
3.3 本章小结 | 第35-36页 |
第4章 浏阳生态型工业园区控规指标体系构建 | 第36-66页 |
4.1 生态型工业园区控制性详细规划控制要素构成 | 第36-37页 |
4.1.1 生产用地 | 第36页 |
4.1.2 配套设施 | 第36页 |
4.1.3 环境设施 | 第36-37页 |
4.1.4 场地设计 | 第37页 |
4.2 指标体系构建原则 | 第37-38页 |
4.2.1 生态控制的建设原则 | 第37页 |
4.2.2 可操作性原则 | 第37页 |
4.2.3 前瞻性原则 | 第37页 |
4.2.4 定性与定量结合的原则 | 第37-38页 |
4.3 生态型工业园区指标体系构建 | 第38-43页 |
4.3.1 土地使用控制 | 第38-39页 |
4.3.2 环境容量控制 | 第39-40页 |
4.3.3 产业发展控制 | 第40页 |
4.3.4 建筑风貌控制 | 第40-41页 |
4.3.5 配套设施控制 | 第41-42页 |
4.3.6 生态控制控制 | 第42-43页 |
4.4 生态型工业园区指标分类 | 第43-44页 |
4.4.1 土地使用 | 第43页 |
4.4.2 环境容量 | 第43-44页 |
4.4.3 产业发展 | 第44页 |
4.4.4 建筑风貌 | 第44页 |
4.4.5 配套设施 | 第44页 |
4.4.6 生态控制要求 | 第44页 |
4.5 生态型工业园区指标赋值确定方法 | 第44-45页 |
4.5.1 容量估算法 | 第45页 |
4.5.2 形态模拟法 | 第45页 |
4.5.3 归纳总结法 | 第45页 |
4.5.4 小结 | 第45页 |
4.6 实证研究——浏阳经开区克里片区控规编制 | 第45-65页 |
4.6.1 克里片区基本概况 | 第45-46页 |
4.6.2 现状条件分析与解读 | 第46-48页 |
4.6.3 克里片区规划目标及原则确定 | 第48-49页 |
4.6.4 克里生态园区控规技术指标体系建构 | 第49-65页 |
4.7 本章小结 | 第65-66页 |
第5章 浏阳生态型工业园区控规编制与管理模式 | 第66-73页 |
5.1 浏阳生态型工业园区控规编制研究 | 第66-71页 |
5.1.1 控规编制主体确定 | 第66页 |
5.1.2 制定科学合理的生态型园区控制指标体系 | 第66-67页 |
5.1.3 强化编制与实施过程的回馈机制 | 第67-68页 |
5.1.4 建构垂直分层的控规编制模式 | 第68-71页 |
5.2 浏阳生态型工业园区的控规实施研究 | 第71-72页 |
5.2.1 强化控规的动态管理机制 | 第71页 |
5.2.2 建立指标补偿与转让机制 | 第71页 |
5.2.3 “底线与边线”控规管理模式 | 第71-72页 |
5.3 本章小结 | 第72-73页 |
结论 | 第73-76页 |
参考文献 | 第76-80页 |
致谢 | 第80-81页 |
附录 A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81-82页 |
附录 B 攻读学位期间参与学术会议 | 第82-83页 |
附录 C 攻读学位期间参与项目 | 第8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