折叠理论在地景建筑设计中的运用策略研究
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4-26页 |
1.1 研究背景与目的意义 | 第14-15页 |
1.1.1 研究背景 | 第14页 |
1.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第14-15页 |
1.2 研究内容 | 第15-16页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6-23页 |
1.3.1 折叠建筑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 第16-19页 |
1.3.2 地景建筑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 第19-23页 |
1.4 研究方法 | 第23-25页 |
1.4.1 文献研究法 | 第23页 |
1.4.2 比较研究法 | 第23-24页 |
1.4.3 图解分析法 | 第24-25页 |
1.5 研究框架 | 第25-26页 |
第2章 折叠概述及其相关理论研究 | 第26-38页 |
2.1 折叠理论的产生与发展 | 第26-27页 |
2.1.1 折叠的提出 | 第26页 |
2.1.2 折叠的概念 | 第26-27页 |
2.2 折叠相关理论研究 | 第27-29页 |
2.2.1 德勒兹与《褶子》 | 第27页 |
2.2.2 混沌理论 | 第27-28页 |
2.2.3 突变理论 | 第28页 |
2.2.4 事件理论 | 第28-29页 |
2.3 折叠建筑 | 第29-32页 |
2.3.1 折叠建筑的定义 | 第29页 |
2.3.2 折叠建筑的分类 | 第29页 |
2.3.3 无机折叠建筑 | 第29-32页 |
2.3.4 有机折叠建筑 | 第32页 |
2.4 折叠建筑的特性 | 第32-37页 |
2.4.1 折叠原理..折纸 | 第32-34页 |
2.4.2 折叠建筑的城市特性 | 第34-35页 |
2.4.3 折叠建筑的内外特性 | 第35-36页 |
2.4.4 折叠建筑的空间特性 | 第36-37页 |
2.5 本章小结 | 第37-38页 |
第3章 地景建筑的相关理论研究 | 第38-50页 |
3.1 地景建筑的产生与发展 | 第38-40页 |
3.1.1 地景概念的产生 | 第38-39页 |
3.1.2 大地艺术对地景建筑的影响 | 第39页 |
3.1.3 地景建筑的产生 | 第39-40页 |
3.2 地景建筑的理论基础 | 第40-42页 |
3.2.1 场所精神和建筑现象学 | 第40-41页 |
3.2.2 负建筑和负空间 | 第41页 |
3.2.3 游牧空间 | 第41页 |
3.2.4 建筑的动态构成 | 第41-42页 |
3.2.5 城市、建筑、景观一体化设计 | 第42页 |
3.3 地景建筑的建构形式 | 第42-49页 |
3.3.1 屋面表皮建构 | 第42-45页 |
3.3.2 空间建构 | 第45-49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49-50页 |
第4章 地景建筑中折叠理论的运用策略研究 | 第50-72页 |
4.1 折叠手法与地景建筑结合的理论基础 | 第50-55页 |
4.1.1 折叠手法的理论基础 | 第50-53页 |
4.1.2 地景建筑的理论基础 | 第53-55页 |
4.2 折叠手法下地景建筑的特征 | 第55-57页 |
4.2.1 消解的地景建筑 | 第55-56页 |
4.2.2 巨构的地景建筑 | 第56-57页 |
4.3 实际案例研究 | 第57-59页 |
4.3.1 傅莜:还给城市的市民空间 | 第57-59页 |
4.3.2 华黎:折叠的范斯沃斯 | 第59页 |
4.4 地景建筑中折叠理论运用的影响要素分析 | 第59-61页 |
4.4.1 外部要素分析 | 第59-60页 |
4.4.2 内部要素分析 | 第60-61页 |
4.5 城市视角下折叠理论在地景建筑中的运用策略 | 第61-67页 |
4.5.1 重构城市表皮 | 第61-64页 |
4.5.2 整合城市空间 | 第64-66页 |
4.5.3 激发城市活力 | 第66-67页 |
4.6 建筑视角下折叠理论在地景建筑中的运用策略 | 第67-71页 |
4.6.1 空间形态策略 | 第67页 |
4.6.2 功能构成策略 | 第67-69页 |
4.6.3 表皮设计策略 | 第69-71页 |
4.7 本章小结 | 第71-72页 |
第5章 折叠理论在地景建筑设计中的实践 | 第72-84页 |
5.1 株洲市博物馆设计实践 | 第72-83页 |
5.1.1 项目概况 | 第72-73页 |
5.1.2 设计构思 | 第73-74页 |
5.1.3 方案过程 | 第74-83页 |
5.2 本章小结 | 第83-84页 |
结论与展望 | 第84-86页 |
参考文献 | 第86-89页 |
致谢 | 第89-90页 |
附录A(攻读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第90-91页 |
附录B(攻读学位期间参与实际工程项目目录) | 第9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