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科学、教育、体育论文--中等教育论文--学校管理论文

走向圆融--校级后备干部角色冲突的叙事研究

摘要第5-7页
Abstract第7-9页
引言 迷茫·思考·探寻——关于角色冲突研究的行动纲领第18-43页
    一、研究问题的提出第19-22页
        (一)上海市J区中小学校长培养的重要性与迫切性第19-20页
        (二)上海市J区的校长聘任制度及校级后备干部培养制度第20-21页
        (三)上海市J区校级后备干部培养方式及现状第21页
        (四)校级后备干部们所遇到的角色难题第21-22页
    二、研究综述第22-33页
        (一)关于角色冲突及其相关理论第22-26页
        (二)关于“圆融”的研究第26页
        (三)关于中小学校长选拔制度的研究第26-29页
        (四)关于中小学校长职前培训的研究第29-33页
    三、研究意义第33-34页
        (一)理论意义第33-34页
        (二)实践意义第34页
    四、核心概念界定第34-38页
        (一)校级后备干部第34-35页
        (二)角色冲突第35-36页
        (三)角色协调第36页
        (四)圆融型角色第36-38页
    五、研究方法第38-43页
        (一)教育叙事研究第38-39页
        (二)研究对象的选择与确定第39页
        (三)研究资料的收集与整理第39-40页
        (四)研究过程的策划与实施第40-41页
        (五)研究思路的确立与改进第41-43页
第一章 现实呼唤圆融型角色——角色冲突的发生、表现与成因第43-59页
    一、角色冲突的发生第43-45页
        (一)机遇——成为校级后备干部研习班的一员第43-44页
        (二)挑战——高标准的校级后备干部培养制度第44-45页
    二、角色冲突的表现第45-51页
        (一)同一角色间的冲突——角色内冲突第45-46页
        (二)不同角色间的冲突——角色间冲突第46-49页
        (三)新旧角色间的冲突——角色外冲突第49-51页
    三、角色冲突的成因第51-59页
        (一)外部客观因素第51-54页
        (二)自我主观因素第54-59页
第二章 圆融型角色:夯实思想基础——基于“顺应”的角色冲突解决策略第59-70页
    一、接受现状第59-63页
        (一)接受多重角色身份第59-61页
        (二)接受不完美第61-63页
    二、保持积极心态第63-67页
        (一)保持平常心第63-66页
        (二)学会自我调适第66-67页
    三、顺势而为第67-70页
        (一)认清形势第67-68页
        (二)顺应形势第68-70页
第三章 圆融型角色:保障自我发展——基于“合作”的角色冲突解决策略第70-86页
    一、发展自我的理念——态度上的“合作”第70-76页
        (一)发展自我的人际关系观第70-73页
        (二)发展自我的职业价值观第73-76页
    二、发展自我的能力——行为上的“合作”第76-86页
        (一)发展自我的沟通能力第76-79页
        (二)发展自我的决策能力第79-82页
        (三)发展自我的协调能力第82-83页
        (四)发展自我的领导能力第83-86页
第四章 圆融型角色:抓住方法关键——基于“转移”的角色冲突解决策略第86-102页
    一、从主次不分到主次分明第86-88页
        (一)分清主次第86-87页
        (二)学会取舍第87-88页
    二、从角色分裂到角色融合第88-91页
        (一)合二为一第88-90页
        (二)合多为一第90-91页
    三、从生搬硬套到融会贯通第91-95页
        (一)在培训中融会贯通第91-93页
        (二)在学员互动中融会贯通第93-94页
        (三)在挂职锻炼中融会贯通第94-95页
    四、从一板一眼到刚柔并济第95-102页
        (一)刚柔并济激励人心第96-97页
        (二)刚柔并济协调工作第97-98页
        (三)刚柔并济处理矛盾第98-102页
第五章 圆融型角色:掌握模仿要点——基于“自居”的角色冲突解决策略第102-112页
    一、模仿学习榜样的思想第102-105页
        (一)模仿学习榜样的敬业精神第102-104页
        (二)模仿学习榜样的教育情怀第104-105页
    二、模仿学习榜样的能力第105-108页
        (一)模仿学习榜样的领导能力第105-106页
        (二)模仿学习榜样的工作能力第106-108页
    三、模仿学习榜样的方法第108-112页
        (一)模仿学习榜样的管理方法第108-109页
        (二)模仿学习榜样的工作方法第109-112页
结语 清晰·反思·建议——圆融型角色的再认识第112-119页
参考文献第119-122页
后记第122-123页

论文共123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批判性阅读教学模式指导下的高中英语阅读教学实证研究
下一篇:初中生历史空间意识建构初探